国内持有美债量相对较大,是历史+现实原因。
改开初期,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外面不相信你。
外商来了之后,需要把外币兑换成人民币,投资建厂,买各种东西。
如何能让人家相信自己是有信用的,投资不会面临恶性贬值,乃至被没收。
解决方案,就是外汇储备统筹管理+人民币可兑换。
不放心,可以直接兑换回外币,一走了之。
后来贸易量越来越大,外汇越来越多,那也不能闲置,要保值增值。
好东西老美不给卖(高新科技、军工技术),最后只能买美国国债,因为买其他东西更不靠谱。
后来随着实力越来越强,逐渐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外储来给经济站台。
2011年外储站上3万亿以后,基本也就维持在这个水平。
持有的美债大概是不到8000亿美元,比最高峰的1.3万亿下降不少。
在外国持有者里,仅次于日本。
之所以说是外国持有者,因为美债的绝大部分(76%)是国内持有的,尤其美联储。
总共算下来,咱们差不多持有了美债总额的2%。
小结,近十几年的大趋势,就是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