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这时美军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创造了一段战争传奇。 1951年的朝鲜半岛寒风凛冽,积雪覆盖了整个战场,那是1月28日的清晨,潘天炎所在部队驻守在一处战略要地,这个制高点对于整个战局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观察敌情的绝佳位置,更是遏制美军推进的关键节点,此时潘天炎所在部队2营6连,在这块高地上已经击退了敌人的4次进攻,击毙了近200余人。 就在中午时分,当潘天炎因为内急离开战壕前往附近的茅草丛时,谁能想当他回到阵地时,发现战友们竟全部撤离了。 原来就在这短短十分钟里,部队接到了紧急撤退命令,由于敌军火力太过猛烈,指挥部决定战术性转移,在仓促撤离时没人注意到暂时离开的潘天炎,而他也恰巧错过了撤退的暗号。 面对空荡荡的阵地,这个19岁的年轻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独自坚守,这个决定不仅需要过人的勇气,更需要超乎寻常的智慧,他迅速检查了现有装备,一挺歪把子机枪、几枚手榴弹,以及战友们遗留的一箱弹药。 美军显然没料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他们的侦察兵发现阵地似乎已经空无一人时,指挥官反而犹豫了,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这可能是中国军队的又一次诱敌战术,于是他们派出一个小分队进行试探性进攻。 潘天炎抓住了这个机会,他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位置,让敌人无法判断阵地上究竟有多少防守人员,他甚至利用找到的手榴弹制作了简易绊雷,在阵地周围布下了一道致命的防线。 最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临场应变能力,当弹药即将耗尽时,他果断更换不同武器,从歪把子机枪到卡宾枪,从手榴弹到反坦克手雷,每一件武器在他手中都发挥出最大威力,他甚至创造了用冻僵的手臂将手雷投掷到50米外的惊人战绩。 整整8个小时,潘天炎以一己之力击退了敌人9次进攻,击毙敌军30多人,击伤敌军100多人,当增援部队终于赶到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浑身浴血却仍握枪而立的年轻战士,他的睫毛上结着冰花,嘴角还沾着辣椒面的痕迹,阵地被他一个人的战斗保留了下来。 这场战斗不仅展现了一个19岁青年的非凡勇气,更体现了中国军人不惧生死保卫阵地的精神,战后潘天炎被授予"青年英雄"称号,并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他的事迹成为了志愿军战史上的一段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源:澎湃新闻2021-07-02【忆党史颂党恩跟党走 做党的好女儿】走近战斗英雄潘天炎)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6评论】【41点赞】
快乐的小老虎
敬礼!
四班长
真英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