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17岁的刘兰芝遭到婆婆焦母刁难,无奈之下回了娘家。焦母以为自己赢了,没想到儿子焦仲卿只对她说了一句话:“不能承欢膝下,望珍重。”焦母不以为然,结果,焦仲卿在刘兰芝再嫁人后上吊而亡。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冬月的庐江府,寒风卷着碎雪往人脖子里钻。十七岁的刘兰芝跪在织布机前,手指上的血痂又裂开了。她刚把三天织好的第五匹布叠整齐,婆婆的骂声就砸了过来:"邻家媳妇两天织六匹,你还有脸坐着?"焦仲卿缩在门边,看着妻子黢黑的手指——那双手三年来织了六百多匹布,却换不回母亲一句好话。 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笔买卖。三年前焦仲卿娶亲时,刘家送来三十口木箱,里头装着五台织布机、十架纺车和二十石麻线。街坊都说:"这是娶媳妇还是雇长工?"但焦家穷得叮当响,焦母看着这些能生钱的家伙什,头回对儿媳露了笑脸。 刘兰芝的苦日子从成亲第二天就开始了。每天鸡叫头遍(凌晨三点)摸黑纺线,天蒙蒙亮就上织机。焦家靠她卖布的钱,从顿顿野菜粥吃上了白米饭,连焦仲卿当府吏的差事,也是用五匹上好素绢打点来的。可焦母的胃口越养越大,最近竟要求儿媳每天再多织半匹布。 "儿啊,你现在是吃皇粮的人了。"焦母某天突然把儿子拽进柴房,"东街秦罗敷知道不?太守的远房侄女,陪嫁能拉十辆牛车!"焦仲卿听得头皮发麻,他见过那个满脸麻子的秦姑娘,哪比得上自家媳妇半分。 腊月初八祭灶这天,焦母终于发难。她把休书拍在织机上,棉絮溅了刘兰芝一脸:"三年没下崽,七出之条够休你两回了!"其实街坊都知道,焦仲卿每月有二十天在衙门值夜,夫妻俩见面的日子掰着指头都数得过来。 刘兰芝收拾嫁妆那日,五台织布机的踏板全磨穿了木头芯子。焦仲卿蹲在院里揪头发,听见母亲在屋里嚷嚷:"赶明儿就请媒人去秦家!"这个从小被寡母带大的男人,到底没敢说个"不"字。 回娘家的路比三年前更难走。刘兰芝刚进门,她哥刘洪就摔了陶碗:"被休的丧门星!太守公子正找填房,你后天就嫁过去!"二十万铜钱的彩礼早被刘洪收了,够买两百亩旱地。刘母缩在墙角抹泪,连句整话都说不出。 焦仲卿还做着白日梦,天天跟衙门告假要接媳妇。直到看见太守家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经过府衙,这书呆子才慌了神。正月十七那晚,他翻墙跳进刘家后院,正撞见穿嫁衣的刘兰芝在磨铜梭——织布用的工具,这会儿尖头泛着冷光。 "他们明日要来绑我。"刘兰芝摊开满是裂口的手掌,"这三年我替你焦家织的布,连起来能绕庐江城三圈。"焦仲卿扯下官服腰带,皮革磨得起了毛边:"你要跳河,我就用这个上吊。" 正月二十迎亲当天,全城人都挤在皖水河边看热闹。八抬大轿走到渡口时,新娘子突然掀了盖头就往河里跳。捞尸的衙役后来在记录上写:"红衣女子面朝东南,手攥半截铜梭。"消息传到焦家时,焦母正逼儿子试新郎服,大红绸子刚披上身,焦仲卿突然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未时二刻(下午两点),邻居看见焦仲卿吊死在院东南角的歪脖子树上,脚边扔着刘兰芝的旧织梭。两家嫌丢人,连夜把尸体拖到城外乱葬岗合葬。仵作验尸时嘀咕:"怪事,两人怀里都揣着麻线——怕是约好到阴间接着织布呢。" 第二年开春,猎户在坟头看见两只绿毛孔雀。这鸟向来只在南边林子里活,更奇的是它们只往东南飞。有个老童生翻着《古诗十九首》直拍腿:"西北有高楼,拆人姻缘;东南无阻挡,苦命鸳鸯可不就往那儿飞么!"
东汉末年,17岁的刘兰芝遭到婆婆焦母刁难,无奈之下回了娘家。焦母以为自己赢了,没
侃天侃地也侃过去
2025-04-17 10:21:06
0
阅读:253
寇力
自挂东南枝
心冷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