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4岁的张大千对女儿14岁的闺蜜徐雯波暗生情愫。少女羞红着脸恳求:"伯父,我能拜您为师学画吗?"谁知张大千竟含笑答道:"何必拜师?若愿做我夫人,自当倾囊相授。" 1943年成都的冬天格外湿冷,张家画室里炭盆噼啪作响。44岁的张大千正对着未完成的仕女图皱眉,忽然听见女儿张心瑞在院子里脆生生地喊:"徐家妹妹快来看,阿爹养的仙鹤会跳舞!"透过雕花窗棂,他看见个穿蓝布旗袍的少女踮着脚在喂鹤,辫梢随动作轻晃像支毛笔在宣纸上勾出的弧线。 "这是你同学?"晚饭时张大千随口问道。女儿咬着筷子点头:"雯波可厉害了,上周美术课她临的恽寿平花卉,先生说是建校以来学生里最好的。"正说着,那姑娘突然站起来鞠了一躬:"张先生,我想跟您学画。"满桌碗筷声戛然而止——要知道这位画坛泰斗当时门下弟子不过十余人,个个都是经过重重考核的。 谁都没想到大师竟当场应允。后来徐雯波回忆这段时笑着说:"他让我当场画个石头,我紧张得手抖,墨点子溅得满纸都是。结果先生盯着看了半晌,说'这丫头胆子大,敢破墨'。"其实那天张大千在日记里写的是:"此女运笔虽嫩,然有股子生猛气,类我少年时。" 此后每周六下午,徐雯波总背着画具准时出现。有次她盯着老师画荷花看得入神,不觉把心里话溜出了口:"花瓣边缘的枯笔怎么就能显得那么水灵呢?"张大千闻言笔锋一转,在废纸上示范起来:"看见没?笔肚子蘸清水,笔尖蘸浓墨,这叫水墨交融。"少女突然伸手抓住他手腕:"您慢些再画一遍!"这个逾矩的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画室里只剩下宣纸吸水的细微声响。 流言比预想的来得更快。1945年春天,徐雯波的叔父徐伯郊——那位著名的鉴藏家——直接找上门来。张大千正在临摹敦煌壁画,满手都是矿物颜料,听见对方冷着脸说:"张兄,我家侄女将来是要考金陵女大的。"画案前的男人头也不抬:"令侄女有天分。"徐伯郊气得摔了茶盏:"她临的《飞天》再好,也抵不过旁人指指点点!" 禁令没能持续多久。1946年徐雯波考上四川艺专后,直接抱着铺盖站在张家门口:"先生,我成年了。"张大千正在院子里喂鹤,闻言把最后条鱼扔进池塘,拍了拍长衫上的鱼鳞:"二楼西厢房还空着。"这话被路过的黄凝素听见,四夫人转身就把青瓷笔洗砸在了影壁上。 真正的风暴在1949年到来。当时张大千为海外巡展忙得焦头烂额,徐雯波帮着整理敦煌临摹稿。有天夜里她突然冲进画室,手里化验单抖得像秋风里的树叶:"先生,我..."话没说完,张大千已经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明天我去找律师。"这话被来送夜宵的张心瑞听个正着,女儿手里的汤碗"咣当"砸在地上——谁能想到自己闺蜜会变成后妈呢? 离婚官司打得鸡飞狗跳。黄凝素在法庭上冷笑:"你当年给杨宛君写'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现在是不是要改成'老牛吃嫩草'?"张大千全程沉默,最后变卖了十二幅珍藏古画支付补偿金。离境前夜,他把《长江万里图》卷轴郑重交给徐家:"雯波跟我走,这个留给你们。"徐伯郊展开画作时,发现山峦间多了艘孤帆——原作里根本没有的小船。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公寓里,50岁的张大千常常整夜画荷花。有次徐雯波半夜醒来,看见丈夫对着未完成的画稿喃喃自语:"当年该让你去金陵女大的..."年轻的妻子突然抓起毛笔,在荷叶上狠狠补了一笔焦墨:"没有当年,哪有现在的张夫人?"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像他们理不清的半生。
1943年,44岁的张大千对女儿14岁的闺蜜徐雯波暗生情愫。少女羞红着脸恳求:"
麻麻赖赖
2025-04-17 14:37:32
0
阅读: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