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腊月,一地主带300多个鬼子进山找抗联。鬼子怕迷路,边做记号边走。地主

麻麻赖赖 2025-04-18 14:51:51

1937年腊月,一地主带300多个鬼子进山找抗联。鬼子怕迷路,边做记号边走。地主见状挠了挠头:“太君,这么走太慢了,这条路我熟悉,跟着我走不会迷路的!” 1937 年的腊月,那东北的天空仿佛总是压得低低的,乌云密布,寒风呼啸。在佳木斯汤原县西北沟的石场屯,这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庄,此刻却被战争的阴霾笼罩着。这里是东北抗联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却也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那是一个阴冷的午后,300 名日军凶神恶煞般地冲进了石场屯,将整个村庄团团包围。村民们被驱赶到了广场上,日军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他们的威胁声此起彼伏:“不说出抗联的位置,就屠杀全村!”空气中弥漫着恐惧和绝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黄有,也就是黄勇,他举起了手,投降了。他对着日军说道:“太君,我知道抗联在哪里,我带你们去。”日军将领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便命令人跟着黄有深入小兴安岭的深山老林。 小兴安岭的冬天,那可是出了名的冷。夜晚的温度能降到零下三十几度,呼出的气息瞬间化作一团白雾,脚下的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日军哪见过这样的阵仗,一个个冻得直哆嗦,只能紧紧跟着黄有。 刚开始的几天,日军还算耐心,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越来越焦躁。日军指挥官恶狠狠地对黄有说:“你的,是不是骗我们的?” 黄有陪着笑脸,连连解释:“太君,真的不好找啊,这山太大太复杂了。” 日军哪听得进去,情绪愈发激动。 终于,在第五天的时候,日军发现了几座空置的小屋,这下可不得了,他们以为找到了抗联的藏身之处,激动得手舞足蹈。黄有心里着急,却装出一副镇定的样子说:“太君,我知道还有一处营地,那里肯定有人。” 日军信以为真,继续跟着黄有前进。 夜幕降临,日军们累得筋疲力尽,一个个倒头就睡。黄有看着熟睡的日军,心中一阵暗喜。他悄悄起身,凭借着自己对地形的熟悉,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日军醒来后,发现黄有不见了,顿时乱作一团,在风雪中疯狂呼喊:“黄有!黄有!”可回应他们的只有呼啸的寒风和无尽的雪原。 就这样,日军在茫茫雪林中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渐渐失去了方向。粮食吃完了,燃料也没了,300 多名日军最终被冻成了冰雕。这一幕,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尤其是想到日军那丰富的物资储备,本不该如此轻易就丢了性命。 黄有成功逃脱后,满心欢喜地往回赶。可这严寒啊,真是无情。他一路上冻得直哆嗦,脚也走不动了。最终,因严重的冻伤,壮烈牺牲,年仅 39 岁。 黄有的智谋,不仅保全了东北抗联的实力,还给了日军沉重的一击。他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和敬佩。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黄有的名字传遍了四方,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象征。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0 阅读:4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