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大事了!男子敲大鼓却把大鼓敲破了!7月12日,江苏,一名游客在景区内游玩,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型大鼓,但是有护栏拦着,进不去,只能在外边看看。 一个平静的午后,江苏某景区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景区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展示大厅,远远就看到一群游客围在那面标志性的巨型大鼓周围。这面大鼓是景区的重要文物,平日里都用护栏严格保护着,却在今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走近一看,工作人员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鼓面上赫然出现了两个触目惊心的大洞,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两个破洞都有碗口大小。鼓皮边缘呈现参差不齐的裂痕,显然是遭受了相当大的外力冲击。在破损的鼓面旁边,还散落着几块断裂的木质碎片,经过仔细辨认,那是鼓锤的残骸。 站在破损大鼓前的是一位年轻男子,他低着头,双手无措地垂在身体两侧,脸上写满了懊悔和不安。在他脚边,躺着一根断了头的鼓锤柄,那是造成这场意外的"罪魁祸首"。周围的游客三三两两地聚集,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小声议论,更多的人则是一脸惋惜地看着这面遭受重创的大鼓。 这面巨型大鼓的尺寸着实惊人,鼓身高度几乎能与成年人平视,鼓面直径超过一米。鼓身采用整块上等木材精心打造,鼓面则是用特制的鼓皮蒙制而成。光是从外表就能看出,这绝非普通的表演道具,而是一件价值不菲的文物级展品。 现场的保安迅速拉起了警戒线,将破损的大鼓区域围了起来。文物修复专家很快被请来评估损坏程度。从专家的表情来看,情况并不乐观。这种年代久远的大鼓,光是鼓皮就需要特殊工艺制作,更换和修复都是一项极其专业的工作。据初步估算,仅维修费用就可能达到数千元,如果需要整体更换鼓皮,费用可能会更高。 游客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面大鼓已经在景区展出多年,是很多游客打卡拍照的热门景点。平时大家隔着护栏观赏,还从未发生过类似的破坏事件。也有游客提到,景区入口处明明张贴着"请勿触摸文物"的警示牌,但仍然有人抵不住诱惑铤而走险。 景区的保安和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做笔录,记录下事发经过和现场情况。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摇着头说,这面大鼓见证了景区的发展历程,没想到今天会遭此横祸。破坏文物的成本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某些损失甚至是无法挽回的。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游客被这场意外吸引过来。原本宁静的展示大厅此刻变得喧闹起来,人们的谈论声、叹息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快门声,无不在诉说着这起令人遗憾的事件。这个原本普通的游览日,因为一时的冲动之举,变成了一个注定让人难忘的下午。 让我们回到事件发生的开始。这位年轻男子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这面巨型大鼓的照片,照片中的大鼓雄伟壮观,吸引了大量网友点赞评论。他专程来到景区,想要亲眼一睹这面网红大鼓的真容。 七月的天气闷热异常,景区里游人不多。当他来到展示大厅,隔着护栏远远望去,这面巨型大鼓确实气势非凡。大鼓通体呈深褐色,鼓身上雕刻着精美的纹样,在展厅灯光的照射下泛着低调的光泽。几名游客正在护栏外拍照,还有人摆出各种姿势与大鼓合影。 也许是为了博取更多关注,这位男子掏出手机架好,准备拍摄一段短视频。他环顾四周,发现附近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接待其他游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浮现:如果能拍到自己敲响这面大鼓的画面,视频一定会获得不少流量。 就这样,他不顾展区明显的警示标识,轻巧地跨过了齐腰高的护栏。展示台上放着一对做工考究的鼓锤,他拿起其中一支,站在大鼓前比划了一下位置。周围的游客见状,有人出声提醒他不要擅自触碰文物,但他似乎并未在意。 第一声敲击远比他预想的要猛烈。鼓锤重重地砸在鼓面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紧接着"啪"的一声脆响,鼓锤的头部竟然断裂飞了出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愣了一下,但很快,他又举起没有锤头的木棍,继续向鼓面挥去。 这一次的后果更加严重。木棍的断面与鼓皮接触的瞬间,只听"刺啦"一声,鼓面上立即出现了一个碗口大的裂洞。但他仿佛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换了一只手又是一记重击,结果在鼓面的另一侧又破开了一个大洞。 此时的展示大厅已经乱作一团。有游客赶紧去通知工作人员,也有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惊人的一幕。直到看见自己造成的破坏,这位男子才如梦初醒,呆立在原地。 景区的文物专家很快到场,他们仔细查看了大鼓的受损情况。据专家介绍,这面大鼓不仅有其收藏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大鼓的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材到制作都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鼓皮的制作更是一门专门的技艺。 景区管理方表示,将依法追究肇事者的责任。按照相关规定,破坏文物展品需要承担修复费用,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初步估计,仅鼓皮的更换费用就在数千元以上,如果算上其他修复支出,总费用可能更高。 这起事件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感叹,为了几秒钟的网络关注,却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江苏张家港,女子在政务中心办理护照拍照时,将金项链取下放在拍照处的桌子遗失,次日
【211评论】【70点赞】
Jason
出门没带脑子吧?
AAADGJLLMMMN
损坏公物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