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任弼时在中共党内、军内的地位如此崇高? 任弼时早年留学苏联,后回国在中共中央工作,反对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的“六大”召开前,任弼时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与另一临时常委李维汉一起负责“留守中央”的工作。 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六届四中全会上分别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比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博古、张闻天都早,仅次于周恩来。 1932年,以中央代表团团长的身份,与王稼祥、顾作霖一起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苏区中央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初期,也曾犯过“教条主义”错误,最为典型的就是宁都会议取消毛泽东的兵权,错误地扩大化处理“富田事变”。随着对中国革命、对毛泽东的路线理解越来越深刻,开始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博古临时中央进入中央苏区后,任弼时受到排挤,被派往湘赣苏区工作,担任中央代表、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 受中央指示,任弼时与萧克、王震一起组建红六军团,并担任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红六军团,先行长征,为中央红军长征探路。 在贵州印江县,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原红二军团)会师。此时的红三军,受王明错误路线及夏曦“肃反”的影响,及国军的围剿,进入红二军团、红三军组建以来的最低谷。任弼时帮助贺龙重新恢复红二军团,亲自担任红二军团政委,从红六军团派遣政工、军事干部支援红二军团,建立红二军团、红六军团联合指挥部,共同创建湘鄂川黔边苏区。 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根据中革军委指示,领导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二军(原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成立红二方面军。与朱德、贺龙、刘伯承、关向应等一起,领导红二方面军,并团结红四方面军,同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作斗争,共同北上,并协调中央、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紧张关系,实现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出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抗战伊始,出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后代表中共中央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并接替王稼祥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职务。期间,与王稼祥一起,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共及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争取共产国际对中共、中国革命、毛泽东正确路线的大力支持,为毛泽东成为中共领袖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年回国,即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后接任中央秘书长工作。随后,参加领导延安整风运动。1943年3月,担任精简后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与刘少奇一起全力支持毛泽东领导中共及中国革命。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秘书长。 1950年10月,任弼时因病英年早逝。其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陈云接任;其中央秘书长职务,由后来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接任。 任弼时,是中共及中共军队的双重元老之一,是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之一,是中共党内勤奋工作、任劳任怨的“骆驼”。
为何任弼时在中共党内、军内的地位如此崇高? 任弼时早年留学苏联,后回国在中共中
小夏看看过去
2025-04-19 16:24:24
0
阅读:746
用户10xxx09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