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小贩能发财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些个体户纷纷出现在街边,有卖肉的、卖菜的、卖玩具的、卖衣服的、卖光盘的,也有开饭馆的,开理发馆的,等等。这么多新兴的职业,确实解决了一大批就业问题,但是说到发财还够不上,养家糊口而已。 那时候的人们思想比较保守,上学就是为了能分配到国有企业工作,有一份正式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才是“王道”,就像现在的“入编”“上岸”一样,很少有主动去干个体的,只有后来企业效益不好,长期拖欠工资甚至破产倒闭了,逼着人们去干个体,绝对不是为了发财。 当年在人们的眼里,个体户是低人一等的,属于没有工作、没有保障的。人们成家找对象不会去找个体户的,只有自身条件实在太差的才会找一个个体户。即使到了2000年的时候,有一个邻居给我介绍对象是一个开美发的女的,长得非常漂亮,但是被我一口回绝了,因为我觉得她没有正式工作。 当年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商贩,属于第三产业,即两口子本来都有正式工作,只不过是利用倒班儿休息时间摆个摊儿,开个店儿,挣点儿外快,绝不是为了发财。就像外卖小哥,每天能跑多少单业务是有时间上限的,累死也不会发财的。 当年干个体能挣多少钱?当年干个体的确实有挣的多一些的,但是因为不固定,平均下来其实比上班儿也多不到哪里去,甚至还不如上班儿挣钱多。有的人干个体嫌太辛苦了,还想办法去工厂上班。 90年代我刚参加工作,基本工资是88元(四级工),加上13项补助100多元,加上几十块钱奖金,不到300元,在当时的全市算是高工资了,许多效益不好的企业工人工资才100多,有的还长期拖欠工资,比如煤炭系统。而且那时候的人们绝对不会大手大脚的花钱,每月开支了留下生活费,剩下的总会存到银行里。因为消费者没有多少钱,所以大多数商贩也挣不了太多钱,与发财没有多大关系。 现在人们挣得比以前多了,但是花销也大了,尤其是买房、上学、看病“三座大山”,占了消费者收入的绝大多数,真正能够供消费者自由支配的收入并不多。某名嘴曾经苦大仇深地发出疑问:老百姓有钱为什么不花?结果引来一片骂声,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小商小贩能发财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些个体户
幻波说历史
2025-04-22 09:20: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