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这样的工业强国造不出大飞机?日本想造大飞机?那简直是小池塘里想养鲸鱼——难啊!就说三菱重工搞的那个MRJ支线客机项目吧,折腾了二十年,最后还不是灰溜溜下马了。 为啥?订单不够啊!全球大飞机市场就那么大,波音和空客两家分完蛋糕,连点渣都不剩。日本国内市场就那么点,一年到头连百架飞机都消化不了,还得靠出口。可人家航空公司谁愿意买你这新手村的产品?三菱MRJ最后只拿到40架订单,连研发成本的零头都不够,不黄才怪呢。 再说供应链,大飞机可不是简单的搭积木,而是要把全球顶尖的技术和资源捏成一个整体。波音787的零部件来自全球135个国家,空客A350的供应链更是横跨四大洲。 日本呢?三菱重工搞MRJ的时候,发动机用的是加拿大普惠的,航电系统是美国霍尼韦尔的,连起落架都得从欧洲进口。结果呢?外国供应商三天两头掉链子,今天零件尺寸不对,明天软件接口不兼容,活活把项目拖成了马拉松。 日本企业自己也拧巴,明明有材料和精密制造的优势,却总想着闭门造车。比如MRJ的驾驶舱设计,人家都用侧杆控制器了,三菱偏要坚持传统驾驶盘,说是“市场调研结果”,其实就是怕得罪波音这个老东家。 最关键的是,美国压根儿就不想让日本造大飞机。二战后,美国把日本航空业捆得死死的,连战斗机都不让自主研发,更别说民用大飞机了。 上世纪60年代,日本想重启YS-11螺旋桨客机项目,美国直接施压,逼着三菱重工停产。后来日本给波音做零部件代工,美国倒是乐见其成,毕竟能分走一部分利润。 可一旦日本想搞自主研发,美国立马跳出来使绊子。比如三菱MRJ项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认证拖了又拖,最后干脆找借口不给通过。为啥?怕日本抢了波音的饭碗啊! 其实,日本也不是没努力过。他们在碳纤维、钛合金这些材料领域确实牛,连波音787的机身都用了日本东丽的碳纤维。但材料再好,也得有人会组装。就像你有顶级食材,却没有大厨掌勺,最后只能端出一盘夹生饭。再加上美国在背后盯着,日本想在大飞机领域出头,难如登天。 所以啊,日本不是造不出大飞机,而是被市场、供应链和美国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就好比一个人想参加奥运会百米赛跑,却被绑住了双腿,能走两步就不错了,还想拿冠军?做梦去吧!
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