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后,弟弟司马昭对哥哥司马师说:“既然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

麻麻赖赖 2025-04-25 15:36:09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后,弟弟司马昭对哥哥司马师说:“既然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亲报仇!”司马师吓得抱住弟弟大叫:“你忘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吗?我们不能如此不孝啊!” 曹芳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位皇帝。 作为魏明帝曹叡的养子,曹芳的生父身份一直存在争议,有说法认为他是曹叡堂兄弟曹楷的儿子。 曹叡本有三个儿子,但不幸早逝。 曹叡从宗室中收养了曹芳和曹询,两人先后被封为齐王和秦王。 曹芳由于其年幼和与魏明帝的亲密关系,成为魏明帝宠爱的养子。 公元234年,曹芳被封为齐王。 五年后,魏明帝病重时,曹芳被立为太子,并在当年即位成为皇帝,时年仅八岁。 按理说,魏国的皇位应由亲生子继承,然而,曹芳作为养子上位,显然没有足够的威望来服众。 曹芳治理国家的能力尚未显现,实际上国家大政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正始五年,在曹爽的建议下,曹芳下令对蜀汉发动征讨,然而这场战争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 曹爽逐渐稳固了自己的权力,奢靡的生活和过度的私欲使得朝廷内外矛盾不断加剧。 公元249年,曹爽外出祭扫魏明帝高平陵时,司马懿发动了政变,迅速控制了京城。 司马懿废除了曹爽,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清洗。 经过这场政变,司马懿彻底掌握了军国大权。 司马懿生前的家族中,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外,还有七个兄弟。 长子司马师从小表现出过人的才华,深得父亲器重。 司马师的才能在父亲的辅佐下得以发挥。 与司马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昭。 尽管司马昭深知自己的兄长司马师才干出众,但他并未因此产生忌惮之心。 反而,兄弟二人在长期的合作中相互信任。 而司马师更为专注于国内的政权治理,负责朝廷的内政,而司马昭则经常带兵出征,负责外部战斗。 二人分工明确,各自拥有足够的权力,互不干涉。 然而,尽管司马师在政治与军事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才能,他却未能拥有自己的继承人。 司马师只有五个女儿,而司马师的妻子,夏侯徽并未为司马师生下继承人。 无奈之下,司马师只得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弟弟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且在临终前将大将军的印信交给了司马昭。 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负责继续稳固魏国的统治。 魏帝曹芳和一些权臣如王凌等曾试图反抗司马懿家族的专权。 在司马懿死后,政权由其子司马师掌控。 曹芳试图联合一些重臣,谋求削弱司马师的权力,并通过密谋暗杀等手段,想要夺回皇帝应有的实权。 然而,曹芳不仅未能恢复自己的权威,反而在一场政治斗争中落败。 公元254年,曹芳因失德被司马师废除帝位,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曹芳被降为齐王,迁居河内郡。 即便被废除皇帝职位,曹芳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礼遇。 曹芳的地位逐渐被压缩,甚至在晋国建立后,他的待遇也大幅度降低。 其后,他被封为邵陵县公,最终病逝,享年42岁。 此后,司马师的去世未能动摇司马家族的统治,司马昭得以继承更大的一部分权力。 虽然在三国历史中许多兄弟因权力而反目成仇,但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的关系始终稳定。 司马师临终时,尽管身体已极度虚弱,但他仍亲自将大将军印交给司马昭。 此外,即使有反对势力起义,二人也能迅速平息战乱。 司马师在任期间,不仅平定了王凌的叛乱,还成功击败了多次针对自己政权的政变企图。 在司马昭的影响下,魏国的朝廷内部逐渐形成了由司马家族主导的局面。 司马昭即便未正式称帝,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完全的控制权。 司马昭的权力地位不断加强,最终在他去世前,司马炎继承了其职务,并于同年废除了曹奂,自己称帝,正式建立了晋朝。 司马炎即位后,内外的政治斗争依然频繁,最终导致了日后八王之乱的爆发。 虽然司马炎继位后,实行了一定的稳重政策,甚至在后宫管理和百姓关怀上有所表现,但家庭内部的纷争和外部的挑战最终导致了晋朝的动荡。

0 阅读:242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