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广州一外卖小哥受伤后拨打120求助,但由于他是聋哑人,无法与调度员沟

住顶楼小邹 2025-04-26 10:37:13

4月18日,广州一外卖小哥受伤后拨打120求助,但由于他是聋哑人,无法与调度员沟通,电话还意外断线了。调度员觉察到情况异常,坚持回拨对方的电话,终于了解了小哥的困境。她接下来的一个举动,完美展现了什么是专业与敬业。网友纷纷表示,这样的接线员值得嘉奖! 广州120调度中心,4月18日这天,经验丰富的调度员梁雯婷接到了一个有些奇怪的电话——线路通了,却异常安静,没有任何声音。   常规来看,无声来电多半是误拨,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挂断。但梁雯婷停顿了一下,多年的职业本能让她没有立即挂断:万一电话那头的人正处于危急状况,无法发出声音求救呢?   这个可能性让她无法轻易挂断电话,她尝试回拨,第一次无人接听,第二次依然。梁雯婷没有放弃,继续拨打。   终于电话接通了,但传来的并非人声,而是一段略显生硬的机器合成语音。梁雯婷反应很快,立刻判断出:求助者可能无法正常说话,甚至听力也有障碍。   紧接着最大的难题出现了:如何获取地址?一个听不见、说不出的人,怎么告知自己的准确位置?   梁雯婷立刻想到发短信,请对方通过手机定位发送位置信息。短信发出去了,但对方似乎没能立刻理解如何操作,或许是情况紧急,一时慌了手脚。   几分钟后,那个AI语音电话再次打了进来,这次报出了一个地址。   事后了解到,求助者是一位外卖员,在送餐途中意外受伤,危急之下他想到用手机打字,再让软件读出来报警。   但只有一个大致地址还不够,救护车需要精确的位置才能第一时间找到人。梁雯婷马上想到另一个更直接的方法:加对方微信。用文字实时沟通,显然比断断续续的AI语音要高效得多。   成功添加好友后,梁雯婷打字飞快地问清楚了外卖员的具体位置、受伤情况、伤势细节等所有关键信息,并一字不落地同步给了即将出发的急救医生。   救护车随即出发,凭借梁雯婷获取的准确信息,急救人员很快在指定地点找到了受伤的外卖员,并将他及时送往医院。万幸,因处置及时,外卖员得到了有效救治,没有生命危险。   这次特殊的接警,梁雯婷的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她没有把无声电话当作简单的误拨,而是凭借职业敏感和冷静判断,灵活变通,一步步解开了沟通困局,最终协调了成功的救援。   这件事也确实引人思考。如今智能手机功能如此强大,但在性命攸关的紧急呼叫功能上,是不是能做得更周全,更好地照顾到听障、语障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比如,在紧急呼叫系统里内置一些预设的快捷求助选项,像是“我是听障/语障人士,需要帮助”、“我受伤无法说话,请求定位协助”等等。   这样,即使用户在极端情况下无法正常沟通,也能快速、准确地发出求救信号。   这样的技术改进,或许就能为像那位外卖小哥一样的人们,争取到宝贵的救援时间。技术的温度,也恰恰体现在这些能实实在在提升我们安全感的细节之中。   来源:广州日报2025年4月23日

0 阅读:0
住顶楼小邹

住顶楼小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