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中微半导体创始人,董事长尹志尧放弃美籍回国,这个消息震惊了中美学术圈,而两边的反应是截然相反的,美国学术圈称美国的高压政策正一步步将人才赶回去。 尹志尧出生在北京,从1984年起,他就投身到半导体设备研发里。 在硅谷那二十来年,他参与并领导了国际好几代等离子体刻蚀机的研发,全世界超过一半的刻蚀设备都有他的心血,获得了400多项各国专利。 可谁能想到,2004年,他带着一帮资深行业专家,毅然决然地回国创业了。这一决定,当时就震惊了不少人。 在当时,这些半导体生产的关键设备,就像横在我国芯片产业发展路上的 “拦路虎”。 但他和团队短时间内就让我国突破了国际刻蚀机的技术垄断。现在中微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都已经应用到国际先进的14纳米、7纳米和5纳米生产线上了,这成果,说是堪比核武在国防领域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为过,对我国芯片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学术圈都承认,美国自己搞的那些高压政策,正一步步把人才往外赶。就说对咱中国芯片产业,美国一会儿加征关税,一会儿搞技术封锁,限制中国企业发展。 可它没想到,这么一折腾,反而让像尹志尧这样的人才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美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在科研环境、人才政策上越来越狭隘,根本留不住人。 他回国带走的可不只是他个人的知识和技术,还有多年积累的行业人脉、研发经验。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本来靠着吸引全球人才,占据着技术优势,自己把人才往外推,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达24.52亿元,同比增长94.31%。而且在研项目涵盖六大类、超20款新设备。 美国一些相关企业,因为人才流失,加上对中国市场的错误政策,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美系半导体设备厂商对中国大陆的销售规模占比虽然还不低,可随着中国本土企业崛起,未来这份额只会越来越少。 曾经在半导体江湖里呼风唤雨、说一不二的美国,如今算是栽了大跟头,实打实尝到了自己酿的苦酒。 未来要是美国还不改变自己的政策,调整对人才、对国际合作的态度,在芯片领域,它面临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大,被“垄断”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 而中国,有像他这样的人才助力,芯片产业必将迎来更辉煌的发展。
中微半导体成功研发3nm刻蚀机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