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如何化妆?铅粉、胭脂和‘绛唇’对身体有害吗? 古代妃嫔们的化妆术,可不像现代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她们用的化妆品,有些能让现代美妆博主都直呼内行,有些则危险得让人头皮发麻。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藏在深宫里的美妆秘密。 最基础的就是打底用的铅粉了,这玩意儿现在听着吓人,但在古代可是贵妇人的标配,铅粉能让皮肤瞬间变得雪白,就像开了十级美颜,妃子们每天早上都要用细软的毛笔,蘸着铅粉在脸上细细涂抹,讲究的还会在铅粉里掺珍珠粉。 慈禧太后就特别喜欢这么干,但长期用铅粉的代价可不小,皮肤会越来越粗糙,严重的还会铅中毒,可为了那张脸,妃子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画眉用的材料就五花八门了,最普通的是柳枝烧成的炭笔,高级点用螺子黛,这可是进口货,价比黄金,传说隋炀帝的宠妃吴绛仙,就因为画眉好看,每天要耗费十斛螺子黛。 到了清朝,妃子们更喜欢用"黛墨",画出来的眉毛又黑又亮,有意思的是,不同朝代流行的眉形也不一样,唐朝喜欢粗短的蛾眉,清朝则偏爱细长的柳叶眉。 说到胭脂,这可是古代美妆的灵魂,上等的胭脂是用红蓝花做的,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妃子们会把胭脂点在两颊,轻轻拍开,叫做"飞霞妆",更讲究的还会在胭脂里加香料,走路都带着香味。 不过劣质胭脂就吓人了,有用朱砂做的,含汞量超高,长期用会烂脸,可有些妃子为了省钱,还是偷偷用这种便宜货。 最要命的是口红,古代叫"口脂"或"唇脂",主要成分是朱砂和动物油脂,朱砂含汞,毒性比铅粉还厉害,妃子们每天都要用细簪子挑一点,点在嘴唇上抿开,慈禧太后有个怪癖,喜欢在睡前涂厚厚一层口脂,说是能保嘴唇红润,结果晚年她的嘴唇周围都是黑斑,就是汞中毒的症状。 古代妃子化妆最讲究的是"三白妆",就是把额头、鼻子、下巴这三个部位涂得特别白,其他部位稍微带过,这样画出来的脸立体感特别强,在烛光下尤其好看,不过要掌握好分寸,涂多了就像戴了个面具,皇帝看了准倒胃口。 卸妆也是个技术活,普通宫女用淘米水,得宠的妃子用特制的香膏,最奢侈的是用鲜奶洗脸,据说能美白,但这些方法都去不掉铅汞残留,所以妃子们的皮肤其实都很差,为了遮丑,只能越涂越厚,恶性循环。 有意思的是,不同季节要化不同的妆,春天要化"桃花妆",主打粉嫩;夏天是"飞霞妆",清淡素雅,秋天流行"慵来妆",要画出慵懒的感觉,冬天就得化"酒晕妆",两颊要红得像喝了酒,这些妆容都要配合当季的服饰,半点马虎不得。 护发就更讲究了,妃子们洗头不用皂角,而是用鸡蛋清和茶籽粉,梳头要用象牙梳,每天要梳上百下,最夸张的是慈禧,她有个专门的梳头太监,每天要花两个时辰伺候她的头发,掉的头发都要收好,据说怕被人拿去做巫蛊。 指甲保养也不简单,除了戴护甲,还要用凤仙花染指甲,把凤仙花捣碎加明矾,包在指甲上过夜,第二天就变成漂亮的橙红色,这个倒是对身体没害处,就是味道有点冲。 结语:古代妃子的美妆之路,简直就是一部"美丽与危险并存"的历史,她们为了争奇斗艳,不惜往脸上涂毒药,现在看来,那些所谓的驻颜秘方,很多都是在慢性自杀,所以说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以健康为代价就太不值当了,还是现代化妆品好,至少不会要人命。
古代妃子如何化妆?铅粉、胭脂和‘绛唇’对身体有害吗? 古代妃嫔们的化妆术,可不像
绿杨阴里情丝绕
2025-04-26 18:58:23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