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不需要那么多钱。”2020年,一生抠门的大学教授王泽霖,却大手一挥捐出了8208万元,女儿知道后却只说了一句话。 “爸,您看看,您这些年竟然存了八千多万呢!” 看着女儿高兴的样子,王泽霖说:“我只管存,都没管过卡里有多少,这下好了,这么多钱,要是放在建生物实验室上,那之后的学生可是要受益良多了。” 女儿没有想到,父亲让她帮忙查余额,竟然是抱着这样的打算,这些年来,她眼睁睁的看着父亲不舍得吃穿,不舍得的浪费一分,竟然不是为了儿孙,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王泽霖幼年时期,曾见证过国家最危难的时刻,所以,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要报效祖国。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大量人才支援,为了完成自己建设祖国的愿望,他挑灯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农大。 他精修兽医专业,那个时候,农业需要大力发展,兽医在全国各地都大有可为。 在兽医院实践的几年中,他也没有放弃对兽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出真知,再加上理论的精研,他提升的速度很快。 于是,他抱着学无止境的态度继续考学,成功考上硕士之后,他也开始了传染病的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来到了人生的主战场---河南农大,那个时候,国家依旧很困难,想要搞研究、培养人才,资金也十分有限。 他一心为国奉献,坚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多的培养人才,为社会做贡献。 那个时候的河南,养殖户的数量还是很多的,可大家普遍都缺少专业的养殖知识,凭借着的不过是多年积累的经验。 这样一来,只能花钱买教训,可害苦了不少养殖户,为了保住大家的钱包,让养殖户安心喂养,让大家吃得放心,他经常流转在各地问诊,教学,实地考察。 农民们朴实,只知道靠经验吃饭,是他让大家知道了什么叫“科学”。 那时候,他经常骑自行车翻山越岭出诊,遇上坏天气或者崎岖的山路,经常咬牙坚持着。 即使他付出这么大的努力,也经常不要报酬或者只收一点,但这些钱他都小心翼翼的收好,不舍得多花。 身上的衣服陪着他经过了好几个冬夏,都快成了他最忠实的伙伴,家里的摆件设施,都是老物件,从没舍得换过,饭桌上经常三两咸菜,一碗米粥,大家都以为他们能顿顿吃肉,但谁能想到他们过得是这种日子呢? 虽然他出诊挣得少,但架不住他出诊的次数多呀,白天晚上,只要没有课,他几乎都在出诊,再加上他的工资,还有国家的技术津贴,专利奖金,这些钱上哪去了? 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将身上所有的钱捐赠,这么多年,又陆续给学校捐了很多笔资金,数额有几百万,这些都用于科研需要。 2020年,他更是带上自己的积蓄,毫不犹豫的捐给学校,所有校领导都目瞪口呆。 里面有他省吃俭用存下的,有转让技术得到的经费,有专利使用分成款...... 细数下来,每人敢想象这是怎样的无私和伟大,又是怎样的简朴和勤勉?只能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捐完钱之后,佝偻着身影走出了办公室,但他的形象看在众人的眼中却光辉无比。 等走出办公室,他便看到了在外面等待的女儿,妇女俩人一左一右,慢慢的走着。 王泽霖问:“闺女,爸没让你过上多富裕的生活,还把钱全都捐了,一分没给你留,你会怨爸吗?” 女儿扶着他轻声说:“爸,你怎么会这样想呢,咱们的钱不用太多,够花就行,况且,您给我的,远比这些物质珍贵的多。” 父女俩人都笑了,笑的十分灿烂,迎着夕阳,慢慢朝家的方向走去。 女儿口中最珍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王泽霖
2000年,北大教授王青松毅然辞去全部职务,带着校花妻子隐居深山,彻底与社会隔绝
【5评论】【5点赞】
一叶知秋
刚看完邱教授(邱院士),再看看王教授,心里不难受了,热爱事业,热爱国家的科技大佬还是很多的!
有觉无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教授的情怀,让人敬佩,一生俭朴,奉献一切。王泽霖教授,为你点赞。愿您:长命百岁,晚年幸福。
清风
国士无双
诗与远方
知识分子的天真和迂腐
方天画戟
老人家长命百岁,看着晚辈实现他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