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张名煜:《血战台儿庄》中的“汤恩伯”,一位低调的表演艺术家

1986年,《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上映后,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在片中扮演男一号李宗仁一角的男演

1986年,《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上映后,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

在片中扮演男一号李宗仁一角的男演员邵宏来,更是凭借精湛的演技,出神入化的表演,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而除了邵宏来以外,片中很多演技不错的演员也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在剧中扮演“汤恩伯”一角的张名煜就是其中一位。

在《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中,汤恩伯一角虽然戏份不多,却非常有可塑性,而张名煜也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戏份,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立在了观众的心里。

而除了《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以外,张名煜还参演过不少经典作品,包括《三毛从军记》、《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等。

从艺了数十年之久的他,几乎一生都在为演艺事业做贡献,完全可以说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一、

张名煜原名张明煜,曾用名张铭煜,1935年出生,是天津人,他在一个书香门第中长大,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贤惠的家庭妇女。

张名煜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在重庆工作,他跟着母亲生活在天津,随着后来炮火纷飞,生活受到了影响,他母亲决定带着他南下,投奔在重庆的父亲。

1944年,张名煜跟着他母亲从天津一直往南,他们中途更换了各种交通工具,从火车到汽车,再到牛车、毛驴,人力车,走路,甚至还走过水路。

经过100多天的辗转,他们终于去到了重庆,见到了他的父亲,一家人得以相聚。

不过,他们一家人并没有一直待在重庆,因为他父亲工作到处奔波,他们一家人后来又去了兰州生活,张名煜在兰州念完了中学。

张名煜上中学的时候,他喜欢上了艺术,每次学校里有文艺活动和演出时,他都会报名参加。

看到张名煜这么喜欢文艺,而且颇有天赋,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都非常看好他,觉得他可以尝试着走艺术这条路。

1955年,张名煜高中毕业的时候,远在上海的上海戏剧学院正在招新,张名煜的同学劝说他试一试,在同学的鼓动下,加上他当时对表演艺术充满了好奇,他报名了上戏的考试。

估计就连那时候的张名煜都没想到,他原本只是想着尝试一把,没想到后来竟然和表演艺术相伴了一辈子。

二、

张名煜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后,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揣着家里人好不容易给他凑出来的60多块钱,独自从兰州坐火车赶往上海参加考试。

那时候的火车没有现在快,张名煜足足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才去到上海,也得亏那时候张名煜年轻,否则真的坚持不下来。

上海戏剧学院虽说面向全国招生,但那时候并没有大西北的考生来报考的先例,好在,学校最终并没有因为这一点拒绝让他考试。

而在考试的过程中,张名煜凭借着不错的表演天赋,以及阳光俊朗的形象,顺利通过了上戏的考试。

进入上戏后,张名煜非常用心的学习表演知识,如饥似渴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把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

与此同时,在他的勤奋学习下,他的专业课成绩也保持得非常好,表演基础打得非常扎实。

张名煜在上戏学习了2年时间后,赶上了那时候的反右派斗争,那时候的他正年轻,一身正气,说话直接,敢于说真话。

满腔热血的他,被错误的划为了右派,随后他不仅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就连学业也遭受了影响。

1959年,张名煜从上戏毕业时,因为受到右派身份的影响,他并没有获得当时上戏院长签名的毕业证,这件事情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遗憾。

好在,虽然张名煜当时并没有获得上戏颁发的毕业证,但他的事业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三、

张名煜从上戏完成学业后,由于演技不错,而且相貌条件好,他获得了留在实验话剧团工作的机会。

当时很多人毕业后都要被分配到外地,甚至是被迫离开文艺界,而张名煜却能够留在话剧团,这份运气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同时也让张名煜心存感激。

张名煜毕业后,他开始活跃在话剧舞台上,陆续参演了不少作品,但扮演的都是一些小配角。

那时候的他,每个月只有30块钱的收入,而其他能够扮演主角的同学却能拿到48.5,差了整整三分之一。

不过,虽然条件艰难,可张名煜并没有因此放弃演艺这条路,他一直在舞台上咬牙坚持着。

皇天不负有心人,1959年底,被错划右派将近两年的张名煜,终于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上戏当时的院长熊佛西一直对他寄予厚望,在他摘掉右派的帽子后,直接点名让他出演了当时正在执导的《甲午海战》这个话剧,而且扮演的还是男一号邓世昌一角。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张名煜非常兴奋,他后来在采访中还忍不住表示:“大会突然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惊讶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为了不让看好他的熊佛西失望,张名煜也不敢放松自己,非常用心的去饰演邓世昌这个角色。

四、

张名煜在准备《甲午海战》这部作品的演出时,为了把邓世昌这个角色给演好,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钻研史料,研究邓世昌的一生。

其中有一场戏是邓世昌被罢官后,面对怀才不遇的心情,在海滩上无奈的宣泄心中的愤懑,需要通过舞剑的方式来表达,张名煜还特意去学习了中国舞和剑术。

张名煜的付出也没有白费,《甲午海战》这部话剧上演后,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剧团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次表演,让张名煜得到了剧团的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的认同,他真正意义上的在剧团站稳了脚跟。

随后,他陆续参演了《无事生非》、《桃花扇》等话剧作品,这些作品上线后无一例外得到了大批观众的支持。

然而,好景不长,1963年,随着形势突变,进入特殊时期后,张名煜再次被打上吗莫须有的罪名。

在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张名煜的演艺事业仿佛被按下停止键一样,一直停滞不前,没有任何起色。

在这期间,张名煜受尽了别人的嘲笑和谩骂,尝遍了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

好在,张名煜一直秉承着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态度,一直在咬牙坚持,静等曙光的出现。

直到1976年,特殊时期结束后,张名煜的演艺事业才得到恢复,他也因此回归了演艺行业。

五、

张名煜回到演艺行业后,他继续活跃在话剧舞台上,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他陆续参演了不少话剧,例如《秦王李世民》、《商鞅》、《苍天在上》等等。

在这些作品中,他把角色塑造得惟妙惟肖,不仅深受观众的喜爱,还先后拿下了第一届戏剧节表演奖、宝山高雅艺术奖、全国话剧金狮奖等重要奖项。

除了活跃在话剧领域以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张名煜还紧跟时代潮流,进入了影视圈发展。

他陆续参演了《祸起萧墙》、《血战台儿庄》、《情洒浦江》、《三毛从军记》、《生死抉择》、《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经典影视作品。

其中,他在《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中塑造的“汤恩伯”一角,更是至今令人难忘!

1986年,张名煜参演了由广西电影制片厂制作,杨光远和翟俊杰两位导演联合执导,邵宏来、初国梁、江化霖等人主演的《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

在这部影片中,张名煜参演的是国军将领汤恩伯,虽然只是该片的配角,戏份不多,但却拥有着精彩的戏份。

片中邵宏来扮演的李宗仁在下达命令后,汤恩伯故意推脱,李宗仁后来忍不住怒斥:“再电汤恩伯部,要他务必于四月六日拂晓前,以军团主力,向台儿庄之敌背后发起总攻,军令如山,军法无情,如贻误战机,当以抗命之罪,严惩不贷!”

这一幕,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近些年网络平台兴起后,这个片段更是受到了大批网友的推崇。

只可惜,演技精湛的张名煜,发展重心并不在影视圈,主要还是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因此他参演的影视作品并不多。

六、

进入新世纪后,已经退休的张名煜,很少再参演影视作品,从2003年开始,他更是直接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不过,他并没有舍弃表演艺术,他经常会回到话剧舞台上,参演一些喜欢的作品和角色,过一过戏瘾。

年轻时忙于工作的张名煜,步入晚年后,他放缓了生活的步伐,把日子过得悠然自得。

生活中的他,喜欢书法和绘画,经常穿梭在书斋和美术馆等场所,平时在家也会提笔挥毫,书法和绘画水平都非常不错。

闲暇之余,他喜欢到处散散步,喝喝茶,尤其喜欢绿茶,每天午休过后必须会喝一口绿茶。

虽然张名煜隐退多年,但他为人谦逊,在圈内的人缘非常好,很多圈内的同行依旧和他保持着很好的友谊。

张名煜偶尔会约上这些好友一起外出旅游,去游览祖国的山川名胜,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沿途一起吃喝玩乐,彼此聊一聊过往,谈一谈近况,日子过得别提有多美了。

作为一名演员来说,在演艺圈发展了数十年之久的张名煜,经历过巅峰,也历经挫折,有过人生低谷。

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把人生过得多姿多彩。

他一声都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用心给观众带来好的作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

难得的是,他从来不争不抢,不为名利,从来没有传出过任何丑闻,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不得不说,像张名煜这样的演员,向他这种不为名利的表演艺术家,真的值得被更多人所熟知,被大家所铭记!

友情提示:创作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