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十九世纪末德国大哲学家、文学家,1844年10月10日生于兰铿。1849年,尼采6岁,其父因脑病死。后由祖母及后母养育。1850年入小学,1858年入中学,渐有放纵自尊之气概,不喜与普通人受同一待遇。寄宿时,罕与人交往。不满学校课业,厌规则,嫌束缚,终舍学业而沉溺于音乐。此时与友朋开研究会,研究文学,及古典、音乐。1864年入仆恩大学,研究言语学及神学,尤笃嗜音乐。在大学,尼采反对学生饮酒、吸烟、好游之恶习,又由于尼采议论过激,不见容同学。入服兵役,入炮兵联队,但不废学业。1868年不入大学而独习,思想渐倾于哲学。崇拜叔本华。25岁为瑞士白隋尔大学教授。尼采勤于职业,为人称颂。尼采著作常惊世骇俗,不见容世俗和学界。尼采罹精神疾病,使他的创作思想多奇特。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于1900年8月25日在魏玛去世,享年55岁。他的健康状况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不佳,1889年1月初,他因摔倒而精神失常,此后一蹶不振。1898年和1899年,他分别经历了两次中风,1900年8月,他患上感冒并出现呼吸困难
尼采是十九世纪末德国大哲学家、文学家,1844年10月10日生于兰铿。1849年
沉淀的过去
2025-05-06 10:39: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