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回算是彻底被泼了盆冷水,原本想靠关税大棒在全球横着走,结果刚跟日本谈崩第二

清音绕耳旁 2025-05-06 15:53:29

美国这回算是彻底被泼了盆冷水,原本想靠关税大棒在全球横着走,结果刚跟日本谈崩第二轮谈判,转身就被亚洲一群国家联合“打脸”。 5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开的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会,13个国家直接发联合声明,明明白白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说这种做法会把全球经济搞分裂,还特意强调要守着WTO的多边贸易体系。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东盟和中日韩早就心里有数——美国想玩“各个击破”,逼着大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那咱就抱团取暖,看你怎么破。 先说美日谈判崩得有多干脆。美国开口就让日本掏700亿美元补贸易逆差,还要求日本减少跟中国的合作,说白了就是让日本“二选一”。可日本能答应吗?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日贸易额3500多亿美元,丰田、本田这些车企一半的利润都靠中国市场,真听美国的话跟中国脱钩,日本企业不得集体喝西北风? 所以日本财务大臣直接硬刚,说“不会为了美国牺牲对华合作”,气得美国代表干瞪眼。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美国以为盟友会无条件跟自己走,结果发现人家心里都有本明白账:跟着你美国闹事,饭碗都保不住,谁干? 更让美国难受的是,这次会议开在欧洲的意大利,明摆着是要跟欧盟“联动”。东盟国家本来就擅长在大国之间找平衡,这次把10+3会议搬到欧洲腹地,就是想告诉美国:我们不光亚洲内部抱团,还能拉上欧洲一起反制你。 你看欧盟这边,美国刚加20%的关税,人家立马报复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威士忌、摩托车、波音飞机全被盯上,美国农民和制造业损失惨重。 德国奔驰、法国赛诺菲这些巨头更直接,转身就去北京参加中国发展论坛,宣布扩大在华投资,连生产线都往中国搬,为啥?在中国生产既能避开美国关税,还能享受中国的市场和政策支持,傻子才不这么干。 再说回亚洲这边,10+3国家可不是光嘴上反对,行动也很实在。会议决定扩容“清迈倡议”,引入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的融资工具,相当于在亚洲内部建了个“金融防火墙”,专门防着美国关税带来的汇率波动和资金外流。 东盟跟中日韩的贸易本来就占各自外贸的半壁江山,现在又加强金融合作,美国想靠关税切断产业链?根本不可能。 美国可能到现在都没明白,自己这套“单边主义”玩法早就过时了。上世纪80年代对付日本那招,放到现在根本不好使——中国不是日本,亚洲也不是当年那个任由美国摆弄的亚洲。 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向东转”了,德国车企把电动车生产线搬到中国,韩国三星加大在华芯片投资,就连美国自己的苹果公司,都不得不承认“离不开中国供应链”,悄悄把部分iPhone产能留在中国。为啥?因为中国有最完整的产业链、最大的消费市场,还有稳定的政策环境,企业用脚投票,早就说明白了谁才是靠谱的合作伙伴。 这场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的两个算盘全打空了:想“各个击破”,结果人家抱团更紧;想逼大家“选边站”,结果盟友和对手都往中国跑。 更打脸的是,连欧洲都开始跟亚洲呼应,一起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说明全球大多数国家都看明白了:跟着美国搞单边主义,只会让世界经济分裂,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WTO虽然被美国折腾得有点瘸,但多边贸易体系才是大家的共识,谁也不想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 说到底,美国这次输就输在太自大,以为靠关税就能让全世界低头,却忘了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它说了算。亚洲国家用10+3机制告诉美国“我们不吃这一套”,欧洲用报复关税证明“盟友也不是任你捏的软柿子”,全球企业用投资动向表明“哪里有市场、有效率,就去哪里”。 历史早就证明,逆全球化的路走不通,搞贸易保护主义最后只会把自己孤立起来。美国这盆冷水,算是浇醒了那些还在做单边主义美梦的人:时代变了,该醒醒了。

0 阅读:115
清音绕耳旁

清音绕耳旁

清音绕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