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富有的沙特阿拉伯王国,自1932年9月以来从未被外国入侵?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沙特抱的大腿比较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看看沙特的表现就知道了,在珠海航展上,3600万人民币租下的展厅里没有战机模型,没有导弹参数,只有一张象征性的照片。 镁光灯聚焦在300平方米的“空展厅”时,沙特用最昂贵的沉默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这个流淌着黑色黄金的国度,从来不是靠运气在乱世中独善其身。 翻开中东地缘版图,沙特的地理条件堪称天选之局。全境45%被沙漠覆盖,夏季地表温度直逼70摄氏度,南北两大沙漠如同天然护城河。 这种极端环境让任何入侵者都要掂量成本:征服沙特或许只需三个月,但维持统治的代价可能超过石油收益的十倍。 当年苏联在阿富汗的教训,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局,都在印证着沙漠游击战的恐怖消耗率。沙特的地下输油管道总长超过1.2万公里,随便哪个节点的破坏都足以让掠夺者血本无归。 但地理优势只是沙特生存术的冰山一角。真正让这个王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是其堪比瑞士钟表精密的平衡外交术。 从1929年与纳粹德国暗通款曲,到1945年在“昆西号”战舰上与美国签订石油换安全协议,沙特王室深谙在大国夹缝中跳舞的艺术。 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时,沙特果断将石油与美元捆绑,既喂饱了华尔街的胃口,又换来F-15战机和爱国者导弹的全面武装。这种以资源换庇护的策略,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演化出更高形态——空展厅既是对中国军工的暧昧示好,也是对西方军火商的战略牵制。 沙特尽管拥有价值1500亿美元的THAAD反导系统和84架F-15SA战机,其军费开支的50%实则是支付给大国的保护费。这种看似奢侈的军购,实则是将国家安全与全球军火巨头的商业利益深度绑定。 而王储穆罕默德力推的3000亿美元军事现代化计划,正在将这种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威慑——S-400防空系统与国产化无人机生产线的结合,让沙特成为中东首个具备战略纵深防御能力的国家。 这个沙漠王国证明:在强权政治的世界里,真正的安全从不依赖坦克数量,而在于能否把自己变成多方利益的交汇点。
为什么沙特富得流油,却从没有国家去打沙特的主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沙特太有钱了!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