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王耀武叫来副参谋长柴意新说:“余程万那边缺人,你去常德吧。”常

文山聊武器 2025-05-08 19:19:48

1943年10月,王耀武叫来副参谋长柴意新说:“余程万那边缺人,你去常德吧。”常德城破之时,柴意新带领仅存的几十个士兵,向蜂拥而来的上千日军,发起了决死冲锋。 柴意新,1898年出生在四川南充南部县一个叫黄家坝的小村子,原名柴永茂,字泽高,号若愚。他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爹是教书先生,家里满是书卷气。小时候,柴意新就跟着四书五经泡大的,脑子灵光,性格也沉稳。到了清末民初那会儿,军阀混战,外敌虎视眈眈,他看着国家乱成一团,心里憋着一股报国的劲儿。 1910年代末,他跑去重庆合川中学念书,正赶上新文化运动那阵子,接触了不少新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让他眼睛一亮。1924年,黄埔军校在广州开办,他一听这消息,立马收拾包袱南下,考进了第三期。学校里,他没日没夜地练战术、学军事,硬是把自己磨成了一块好钢。1925年,他还加入了共产党,从此心里装下了民族复兴的大目标。 1926年,柴意新从黄埔毕业,被分到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一师当连长,跟着北伐军一路打过去。武昌、九江的仗他都掺和了,武昌那次,他带着连队顶着炮火往前冲,拿下个关键阵地,得了不少表扬。到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他在淞沪会战里跟日军死磕,守上海那会儿打得昏天黑地。后来南京保卫战没守住,但他带着队伍在巷子里跟敌人硬拼,拼出了血性。 1940年,他进了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把现代军事理论学了个透,脑子更开阔了。毕业后,他当上了第七十四军副参谋长,跟着王耀武干了不少硬仗,鄂西会战里他的作战计划帮了大忙。1943年10月,常德吃紧,王耀武点了他的将,派他去支援余程万,他就这么一头扎进了常德保卫战的生死局。 1943年10月,常德这地方因为卡在湘西北的要道上,成了日军眼里的肥肉。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接到余程万的急电,说守军不够,日军压得喘不过气。王耀武一看地图,觉得不能丢了这块阵地,就把柴意新叫来,拍板让他去救场。柴意新没多废话,带着任务就上了路。 11月初,他到了常德,接手第五十七师第一六九团,负责守北门。北门地势平坦,日军一马平川就能冲过来,他到那儿一看,赶紧让人加固城墙,挖了两米深的战壕,还在城门两边架上机枪。常德的老百姓也来帮忙,送吃的、修工事,柴意新跟他们聊得挺接地气,军民一条心,士气硬是给顶起来了。 11月18日早上,日军第116师团带着好几倍的兵力杀过来,北门首当其冲。炮火一响,城墙炸得稀巴烂,尘土满天飞。第一六九团的机枪手憋着劲,等日军靠近了才开火,子弹跟下雨似的,日军倒下一片片。柴意新还指挥迫击炮把日军两辆坦克给干掉,逼得敌人退了回去。岩包那场阻击战,第一营300人硬抗4000多日军,死守阵地,打得日军头皮发麻。 接下来十几天,北门天天打,日军轮番上,想把守军耗死。装备不行,柴意新就靠地形耍聪明,火力点布置得准,日军109联队上来一天就折了老鼻子人,120联队的大队长葛野也被打死了。他还带着侦察排夜里偷袭,炸了日军弹药库,士气一下就起来了。可城里弹药粮食越来越少,野菜都吃上了,仗打得越来越苦。 12月2日夜里,日军终于撕开城墙,第五十七师被挤到西南角。余程万带着人开会,商量怎么办,有人说突围找援军。柴意新站出来,说自己留下断后,让余程万带200人出去。他把家书交给副官,啥也没多说,就带着第一六九团剩下的51人守着。 半夜,他在华晶玻璃厂附近带着人跟日军干上了。厂子破得不成样,士兵们靠着墙角跟敌人拼。柴意新右胳膊中了弹,还是指挥着往前冲。到了凌晨三点,队伍退到双忠巷春申墓那儿,只剩12个人。面对上千日军,他拉开最后一颗手榴弹,带着人冲了过去,身中四弹,倒下了。 常德丢了没多久,援军反攻回来,把日军赶跑了。柴意新的死让敌人也怕了三分,他的名字在军里传开了。1944年,国民政府给他追了个陆军中将,表彰他的忠勇。战后,常德人自发给他修墓,清明节都去祭奠。 新中国成立后,柴意新的牺牲被好好肯定。1985年,民政部认他为革命烈士。2014年,他进了首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那封家书也被收进档案馆,里面写着:“我当兵的就是要保家卫国,死了也值。”这话听着真带劲。 在他老家四川南部县,立了柴意新烈士纪念碑,每年清明那儿都人不少。县里还开了柴意新中学,学生们去纪念馆学他的事迹,爱国这根弦绷得挺紧。2015年,当地搞了个事迹展,照片文物摆了一堆,来看的人挤破头。2019年,央视还拍了纪录片《英勇的守卫者——柴意新》,讲他在常德的事儿,好评满满。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黄埔伙夫

黄埔伙夫

2
2025-05-08 22:52

85年认定烈士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