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戍的前世——皇权与城池的共生共荣 1、先秦萌芽:从“城防”到“王卫” ——

军仕在说 2025-05-08 22:05:36

卫戍的前世——皇权与城池的共生共荣 1、先秦萌芽:从“城防”到“王卫” ——商周“虎贲”:最早的宫廷卫队,武王伐纣时“虎贲三千人”破朝歌,装备青铜戈与犀皮甲,负责王宫内外警戒。 ——战国“郎中令”:秦始皇贴身侍卫,统领咸阳宫1.2万禁军,设“暗谍”制度监控百官,荆轲刺秦时侍卫夏无且用药囊击退刺客。 ——秦朝“执金吾”:执金吾执掌徼循京师,京戍屯卫。负责长安城宵禁与皇帝仪仗,夜间鸣钲警示“犯夜者斩”。 ——汉朝南军/北军分治:西汉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卫军。南军守皇宫,北军防外敌。 2、唐宋变局:从“内卫”到“镇国” ——唐朝玄武门之变:禁军成为权力斗争工具,李世民掌控北门禁军(玄甲军)夺权,后设“羽林军”专司宫廷防卫。 ——宋代“皇城司”:首创“军情-治安”复合职能,王安石变法中镇压抗议(皇城司密探提前侦知汴京民变)。 3、辽金元特色: ——契丹“皮室军”:皇帝直属骑兵,兼具护卫与征战双重职能,耶律阿保机曾以皮室军平定渤海国叛乱。 ——元朝“怯薛军”:四怯薛轮流值守大都皇宫,成吉思汗“万户长”嫡系部队,装备西域进贡的弯刀与阿拉伯战马。 4、明清巅峰:卫戍体系的制度固化与危机 ——明朝“三卫制”: 锦衣卫:特务机构与仪仗队并存。如“午门廷杖”背后的权力震慑,锦衣卫校尉配备火铳与绣春刀。 五城兵马司:北京城分区治安。李自成攻陷北京时,兵马司指挥使自杀殉城,城池防御形同虚设。 三大营:京军主力外防内卫。土木堡之变后三大营瓦解,明英宗被俘,卫戍体系遭遇致命打击。 ——清朝“满汉分治”: 步军统领衙门:满族贵族掌控,负责紫禁城至皇城全域,设“步军营”与“巡捕营”双重巡逻。 神机营:火器部队拱卫京师。但庚子国变时神机营面对八国联军,装备的老式红衣大炮无法抵挡马克沁机枪。

0 阅读:5
军仕在说

军仕在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