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0月,白崇禧的副官许辉生看他心情愁闷,便把未婚妻王氏送去照料白崇禧。

品古观今呀 2025-05-09 10:04:02

1930年10月,白崇禧的副官许辉生看他心情愁闷,便把未婚妻王氏送去照料白崇禧。没想到王氏照料了他一年后,竟然怀孕生下个儿子。 ​ ​白崇禧的原配夫人马佩璋得知后,感觉一刻都坐不住,急急地赶到了南宁。

本应该是小别胜新婚的见面呢,可是此时马佩璋要面对的,却是丈夫的新欢与一个新生子。

她嫁给白崇禧这么多年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生儿子一直是她的心病,所以​看到这个孩子,马佩璋心里五味杂陈。 ​ ​白崇禧自知有愧,不肯也不敢收王氏为妾,他只说一切事情全由马佩璋处理。 ​ ​自己没有生下儿子,这个孩子确实是丈夫的骨肉,马佩璋考虑了一番决定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并给他取名白先道。

对白崇禧而言,王氏也没有马佩璋重要,马佩璋见到白崇禧,便说王氏生育有功,但孩子不能没有名分,他也不能传出与下属未婚妻来往的绯闻,自己可以给王氏一笔钱财,让王氏之后衣食无忧。 ​ ​马佩璋的做法让白崇禧出乎意料,其实她这样的做法似乎也是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 ​ ​马佩璋出生于书香之家,她的父亲马健卿担任过清末官员,民国后又出任县长,广西银行常务董事等职务。

马佩璋是桂林女子师范学院有名的校花,桂林知名的美人,可以说她是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人。

​这样的女子,提亲者把马家的门槛都踏破了,可是马佩璋的父亲马维琪却一个都不中意。

马家是回民,马维琪想给女儿找一个才貌双全、有勇有谋、同族同教的女婿。

​后来马维琪看上了白崇禧,就请人做媒,为女儿马佩璋和白崇禧定下了终身大事。

当时,32岁的白崇禧已经在桂系崭露头角,对于比自己小十岁的马佩璋也非常满意,两人就在桂林结了婚。

婚后,马佩璋相夫教子,任劳任怨地服侍丈夫、抚养孩子,很少抛头露面。

1930年,白崇禧率部队进入南宁,将滇军赶出了广西,为了妻女不受牵连,白崇禧把他们送往了香港。

马佩璋不在白崇禧身边的日子,让他感受到了寂寞。他每天睡不着觉,有时甚至会在半夜三更把警卫人员叫醒,陪自己下棋。但是三天两头如此,警卫和侍从们也大呼吃不消。

一位叫许辉生的副官很有眼力见儿,他主动提出要为白崇禧找几个女子解闷,可是白崇禧坚持不肯。

为了讨好白崇禧,许辉生甚至把自己的未婚妻王氏献给他。

就这样,白崇禧和王氏做起了露水夫妻。

直到王氏生下孩子,马佩璋才知道。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不得不佩服马佩璋的这番处理算得上高明,一般正室与第三者接触,往往占着理居高临下,就算不打不骂,也会想着尽量少出钱解决事情,马佩璋的手段真不是一般女子所能做到的。

这件事情解决以后,马佩璋不回香港了,就此陪伴在丈夫白崇禧身边,以杜绝此类问题。

之后马佩璋为白崇禧连生了六个儿子,白崇禧也再未闹出过风流韵事。

马佩璋在生活上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她追求排场和安逸。当时新桂系首领在财务上有“特支权”,其中包括夫人每年去香港的购物开支。

有一次马佩璋要白崇禧批2万元港币去香港购物,白崇禧批了1.2万元。这个数目在旧中国应该是一笔巨款,但她却发牢骚说:“老光(白崇禧外号)真小气,我要治病住旅馆,为孩子们买东西,他和我算这么清,生怕我多花一分钱!”

在家中,马佩璋习惯叫白崇禧“老先生”,虽然马佩璋已经50岁左右,有时会像少女一样依偎在白崇禧怀中,白崇禧也会用亲昵的语气哄她。

有一天一家人正围坐桌前吃饭,白崇禧刚出生不久的孙女突然大哭起来,马佩璋立刻放下筷子,抱起孙女,一边摇一边用桂林口音哼道:“噢噢,乖乖睡觉觉,噢噢!”

白崇禧听后微微笑了,亲切地说:“啊!好多年没听见奶奶这种声气了!”

吃完饭回房后,白崇禧突然抓起夫人的手,上看下看,感叹道:“夫人操劳了一生,一双玉手还是这样细嫩,像是缎子做的!”马佩璋抽回手,用桂林话嗔道:“盖了是老先生的!”

马佩璋一辈子生了十个儿女,而且还对白崇禧和王氏的孩子视如己出,从没对外说他是白崇禧的私生子。白崇禧一直心存愧疚也非常感谢妻子。

马佩璋和白崇禧的十个孩子个个学有所成,特别是第五子白先勇,是著名的美籍华人作家,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

每个家庭都不是外人看到的那么和美,每个人的婚姻生活总是有磕磕绊绊的,马佩璋为了保全家庭的做法虽然不提倡,但确实是令人钦佩的,她的大度换来了家庭的和谐,与她而言,这就是最重要的。

有人曾经说过:"不管男人经历过多少次爱的奇遇,但往往只有一位不可替代的女人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

这句话透露了一些关于爱情的真相,诚然,或许一个男人一辈子不可能只爱一个女人,但一定有一个女人在他心中处于最特别的位置,无人能与之相比,如同那白月光,无法遗忘。

在白崇禧心中,马佩璋就是这样的白月光。

0 阅读:26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