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评剧皇后”白玉霜正在台上演出,人群中突然大喊道:“血!有血!”而后,白玉霜躺在血泊中。再加上此前她刚被抓进监狱,受尽了各种酷刑……然而当白玉霜被人搀扶下台时,没想到她却说“我死,也要死在戏台上”。
1907年,白玉霜出生在河北滦县,本名李慧敏,7岁就跟随伯父的戏班子学评剧,然而在8岁的时候,却被亲生父亲卖掉,从此他便跟随养父李景春走南闯北。
养父李景春就是一位评剧老生,时常在家中教导点拨她,十岁时她便自己自学过连珠快书《碰碑》和京韵大鼓《层层见喜》。
有一次,养父李景春正好在孙凤鸣师父的戏班里演唱,孙凤鸣偶然听到白玉霜的唱腔,觉得是可塑之才,便 她唱半出《马寡妇开店》来听听,没想到年仅十岁的她,唱腔虽然有点不准,却能唱出寡妇生活的寂寞与煎熬。
没曾想年纪小小的白玉霜居然天赋颇高,虽然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可感情和表演十分的到位,加上嗓音也比较有特色,孙凤鸣就准备培养她唱评剧。
之后孙师父又教她学了《王少安赶船》、《花为媒》几出戏,她学习非常认真,没多久她就可以登台演出了。
后来父亲李景春因病去世,全家的经济来源便落在了这个14岁的女孩身上。
戏唱的好,人也火了,只要是白玉霜的戏必定会赚的盆满钵满。小小年纪就给家里带来了这样的财富。
因此,李卞氏发现了商机,就自己创立了一个名叫玉顺的戏班,这也是白玉霜这个名字的由来,让白玉霜做主演,还另外招来了几个演员,让自己的儿子李国璋拉二胡。
从此以后,一年到头,除了初一和十五不吊嗓子外,其余时间都要早起去山脚处开嗓;戏班有了收入,养母才有好脸色,要是戏班出现亏损状态,那白玉霜就要被她骂了。
很快,白玉霜到了适婚的年纪,养母马快速的为她寻找合适的人选。最后,竟然把她嫁给了上了年纪的王法官去做小老婆。
此后,白玉霜在王家受尽当家主母的不公正对待,而她的孩子也不幸夭折。最终,她被无情地赶出了家门。
那时评剧又称蹦蹦戏,为了吸引观众,是有一些荤戏的戏份在里面的。《枪毙小老妈》、《马寡妇开店》等都带着一些粉色情节。
但是作为主角的白玉霜免不了就会受到一些骚扰。她不愿意他人这样轻看自己,于是她尝试更改了戏中的一些词句。
即便如此,她仍旧遭到许多“正派”“古板”之人的攻击。
有一天,白玉霜照旧在台上演着《贫女泪》,然而戏园里突然闯进几个背着枪杆的警察,手中还拿着一纸公文。戏曲的声音被迫中断:“市长说不能让你在北平演戏了,你演的戏‘有伤风化’,你跟我们走吧。”
就这样,他们把白玉霜从戏台上拉下来直接送上火车,白玉霜被迫离开了北平。
据说是因为袁良手下的一个科长看上了白玉霜,可白玉霜没有从他……
白玉霜无奈漂泊到上海。
来到上海的白玉霜为了生存也为了她追随一生的评剧决定东山再起,机缘让她结识了钰灵芝、爱莲君,三人因志趣相投合演了《花为媒》、《空谷兰》、《桃花庵》等众多优秀作品,得到了上海大众的认可。
白玉霜的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更有明星公司邀请白玉霜出演电影。她主演的《海棠红》一经放送,又在上海掀起了一股热潮。
事业上很顺利,可是白玉霜的情路却非常坎坷。
白玉霜17岁那年,养母把她嫁给一个法官做小老婆,生下一个孩子后被其原配赶走。
后来戏班里打铙钹的穷小子李永启爱看她的戏,一来二去,两人坠入爱河,可是养母知道后,却极力阻止,一方面白玉霜这棵摇钱树不容有失,另一方面这个穷小子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面对母亲的绝情,白玉霜毅然决然的与他一同私奔。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李永启不务正业输光了她的钱财,伤心之余,白玉霜离开了他。
后来她又回到了戏班,本以为以后潜心唱戏就相安无事了,可命运还是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为了戏班能照常运行,白玉霜不得不上下打点一切,谁知她却遗漏了《新民报》主编吴菊痴,吴菊痴心生不满,在报纸上造谣,玷污白玉霜的名声。
白玉霜为了缓和关系,特意邀请吴菊痴一起吃饭,谁知吴菊痴在饭后刚出饭店就被人开枪打死,白玉霜也因与他吃饭被关进监狱。
整整两个星期,被关押的白玉霜在日本兵那里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几度险些丧命;而后得贵人相救,死里逃生,却从此落下了子宫癌的病根。
1942年,她在天津北洋戏院里演《闺门劝婿》,还没演到一半,却因癌细胞破裂出血,鲜血流了一腿,艺人们看她实在可怜,劝她说底下的戏就别唱了。
靠在椅子上的白玉霜喘吁了一阵子之后说道:“我死,也要死在戏台上!”
不久,白玉霜病情就恶化了,重新住进了医院。
就这样,白玉霜在疾病折磨下走完了短暂一生。
白玉霜的去世给所有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包括她的母亲,毕竟失去了女儿,也意味着失去了摇钱树。后来她的母亲还经常说自己的女儿死得悲惨,那个时候为了不挨饿只能拼命的挣钱,是旧社会害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