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出上联“一笔直通,两扇敞开”,尼姑怒骂,纪晓岚忙说还没写完呢,补了6个字后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5-12 09:24:13

纪晓岚出上联“一笔直通,两扇敞开”,尼姑怒骂,纪晓岚忙说还没写完呢,补了6个字后,尼姑纷纷道谢

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纪晓岚奉命随其一起南巡,登临泰山之巅,山顶的风景自是非常壮阔,正在这时,他看见了一座尼姑庵,于是心情大好的乾隆便起了雅兴。 他对身旁的纪晓岚说:“晓岚,咱们辛辛苦苦爬到这泰山之巅,不留下点什么岂不可惜,要不你就为这座尼姑庵写副对联,留下点墨宝吧”。纪晓岚领命,便跟着乾隆走入庵内大堂,准备撰写对联。 尼姑们听说大名鼎鼎的纪晓岚来了,还要为她们庵堂写对联,全都欣喜不已,蜂拥而至,前来瞻仰纪大学士的风采。殊不知纪晓岚看着她们崇拜又期盼的眼神,老毛病又犯了,正寻思着如何捉弄她们呢。 思量片刻,他提笔写下八个大字:“一笔直通,两扇敞开。”随后也不放下手中毛笔,而是饶有意味的环视在场众人,自得一笑,眼中透着一丝恶作剧得逞的狡黠。 在场众人并非胸无点墨的庸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尼姑皆是饱读诗书,片刻后回过神来,便品出了对联背后隐含的戏谑之意,官员们纷纷摇头,只觉他大庭广众之下,竟写下这种对联,简直不成体统。 尼姑们则更是恼羞成怒,无法原谅纪晓岚在佛门清净之地写下这般不入流的对联,不顾乾隆皇帝在场,便冲上前去与纪晓岚理论,想要为自己讨个公道,让其道歉。 眼看着乾隆皇帝脸色越来越黑,官员们的眼神越来越鄙夷,尼姑们的火气蹭蹭的冒,身处漩涡中心的纪晓岚却仿佛是看够了众人的反应,从中得了趣,终于肯大发慈悲的结束这混乱的场面了。 满足了自己恶趣味的纪晓岚朗声大笑,说道:“诸位稍安勿躁,你们看,我的毛笔都还没放下,这幅对联其实还没写完呢”,随后便再度起笔,气定神闲的在每一句后面都加了三个字。 “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不过加了6个字,整副对联的意境瞬间截然不同,究其缘由,皆因“西天路”,“大千门”在佛教教义中代表的独特含义。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因此“西天路”即是朝佛之路,代表着通往佛教真理的道路,“一笔直通西天路”便意味着入此庵门,即是踏上了寻佛问道的通天之路。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观,因有三个千连乘,因此叫三千大千世界,用以指代广阔无垠的世界,“大千门”便是通往大千世界的大门,纪晓岚将尼姑庵的大门比作“大千门”,实属妙哉。 “西天路”与“大千门”皆是佛教用语,修习佛法之人无一不希望能踏上西天之路,纵览大千世界,感悟佛教真谛,纪晓岚写下的这幅对联的确是正中出家人的下怀,表达了对修佛者的美好祝愿。 这样好的对联,让尼姑们虽然仍为他之前的无礼而不悦,却也不禁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一口气憋在心中发不出来,只能往下咽,最后还得向纪晓岚致谢,而这幅对联就这样贴在了尼姑庵的大门两侧。 还有一次,宫中的小太监因仰慕纪晓岚的才学,缠着他想听他讲故事,但纪晓岚本就是有急事才入宫的,又不想太过强硬的拒绝小太监,看着天真的小太监,戏弄人的心思又起了。 他慢悠悠说:“从前啊,有个太监总管,武功高强......”小太监点点头,巴巴的看着他,问道:“下面呢?”纪晓岚勾唇一笑,说:“没有了”,随后便快步离开了,只剩可怜单纯的小太监愣愣的站在原地。 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太监只能找到他的师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姜毕竟是老的辣,老太监一下子就听出了纪晓岚嘲笑他们是太监,寻思该如何找回场子。 我们都知道,文人手中拿着的那柄折扇除了夏季天气炎热会用来扇扇风,其他季节其实并无实际作用,尤其是在冬天,但人们还是会拿在手中,只为展现儒雅气质。 这一天,正值腊月,老太监和纪晓岚在宫中遇上,心中不由想,这真是个报仇雪恨的好时机,于是笑嘻嘻的上前和纪晓岚请教学文,出了一副上联曰:“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翻译过来就是:“小小的翰林院编修,穿着冬天的棉衣,拿着夏天的折扇,也不知道有没有读过吕氏春秋。”意指纪晓岚学问有限,乃是沽名钓誉之徒,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这让向来恃才傲物的纪晓岚如何能忍,想也不想就甩出下联,反击了回去,“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绕来绕去,又被揭了短处,奈何实在拼不过人家,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所谓人无完人,纵观纪晓岚的一生,他虽然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但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野史里,他都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他负责编写的《四库全书》永远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瑰宝,为后人尊敬。

0 阅读:555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