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每家每户都挂毛主席像,悄悄对妻子说道:你说神奇不,毛主

墟史往事 2025-05-12 14:25:25

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每家每户都挂毛主席像,悄悄对妻子说道:你说神奇不,毛主席是我的结拜兄弟!妻子一听,笑道:你该不会是穷疯了吧?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耳熟能详的歌曲传遍了大街小巷,不少的百姓自发将毛主席像挂在了家中。   而湖北的一个农民家中,铁匠朱其升对着毛主席的画像陷入了沉思,这位毛主席看着咋这么眼熟?他和我兄弟毛润之咋长的这么像?   朱其升小声嘟囔着,却被一旁的妻子听了个一清二楚。   “你说谁?毛润之是你的结拜兄弟?这怎么可能?”妻子笑话朱其升在“异想天开”,并解释读过毛泽东事迹的人都知道,毛泽东,字润之,毛主席在读书时的名字就叫作毛润之。   “对!对!我就是在毛主席读书时和他结拜的兄弟!”朱其升高兴的跳了起来,再三强调自己确实和毛主席结拜过兄弟。   周围的邻居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朱其升半辈子都在这个山村里打转,怎么可能和毛主席认识,更加不可能是什么结拜兄弟。   朱其升急的额头上冒了汗,说起了自己年轻时参军的一段经历。   朱其升确实从小生活在这个山村,在他二十岁时,因为和家人生气而离家出走,正好碰上了新军正在招兵。   想着当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他便投身参加了新军,还在军队里认识了副班长彭友胜。   没多长时间,武昌起义一枪打响,不少中国青年热血沸腾,想着投身革命,推翻清政府的残暴统治,正在读书的毛泽东也受到了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定决心“弃笔从戎”。   但当时的新军编制缩紧,必须要有军中士兵担任“保人”,才能参军入伍。可毛泽东在新军之中根本没有相熟之人,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也就在这时,朱其升看出毛泽东眼神坚毅,将来必定是大成之人,便主动提出了为他做担保,还拉上了副班长彭友胜。   毛泽东在军中训练刻苦,和朱其升还有彭友胜三人也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三人决定效仿“桃园三结义”,结拜为异姓兄弟。   后来新军队伍解散,毛主席回到了师范学校读书,朱其升则回到了老家靠打铁为生,彭友胜又辗转入了军,曾经的兄弟三人就此分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联络过。   当时的毛泽东是以毛润之的的名字参的军,其实朱其升早就听过毛泽东的名字,但压根没想到毛泽东和自己曾经的兄弟毛润之是同一个人。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不少百姓家里挂上了毛主席像,朱其升这才认出来这是自己的结拜兄弟毛润之。   一旁的邻居听的如痴如醉,毛主席确实在学生时代当过半年的兵,这样看朱其升也确实可能和毛主席相识。   有人提议朱其升应该给毛主席写一封信,毕竟两人曾经是一起当过兵的战友情。朱其升怀着忐忑的心情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并托人带到了北京。   自从信寄出去后,朱其升的心里就七上八下,他深知曾经的兄弟现在是国家主席,就算不记得自己这个铁匠也是情理之中。   没多长时间,朱其升就收到了来自中央办公厅的信,这是毛主席亲笔回的信,他不仅记得朱其升这位多年前的兄弟,还邀请朱其升到北京去。   应毛主席的邀约,朱其升到了中南海,毛主席对朱其升的生活十分关心,得知朱其升靠打铁为生,生活比较艰难,临走前毛主席拿出了五百元相赠。   朱其升推脱着不肯收下,毛主席解释这笔钱是自己的稿费,朱其升这才带着这笔钱回到了老家。   有了毛主席资助的这五百元,朱其升在老家开了一间雨伞工厂,请了不少退役的老兵当了工人,这间工厂越办越大,还受到了毛主席的赞赏。

0 阅读:136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