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王震将军正在休息。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秘书正在抽烟头。王震将军就很奇怪。随

百年战争录 2025-05-13 11:25:17

一天,王震将军正在休息。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秘书正在抽烟头。王震将军就很奇怪。随即,王震将军走了过去。王震将军说:你怎么只抽烟头呀!       彭德怀、贺龙那一代开国将帅,个个戎马倥傯,鲜衣怒马。而在这些英勇无畏的军旅将领中,又独有一人别树一帜,性格热烈豪放,作战虽勇猛,却也因此屡次惹是生非,他就是王震将军。

  革命年代,这位出身农家的黄埔学员虽在血腥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成长,却始终保有天真烂漫、爱开玩笑的一面。

在战友眼里,他就如一个大孩子,滑稽可人,偶尔会给人添些麻烦,但总能让人觉得可爱。

  当年,八路军西征时,王震担任二纵司令员一职,经常当他听到炮声响起,双眼便熠熠生辉,扔下胯下坐骑和大队人马,独自向枪林弹雨冲锋陷阵。

为此不止一次被彭德怀、贺龙批评“冲动莽撞”、“鲁莽轻率”,却无法改掉这股子勇往直前的狠劲儿。

  见他如此,彭德怀只得命二纵党委必须采取措施,制止司令员离群出击的习性。无奈无计可施,二纵领导只好使出苦心,请了一名彪形大汉专程“看护”王震。

这人叫吴宪军,当时不过18岁,却已是身手了得的劲壮子。他一被派此重任,立即拍着青春勃发的胸膛,保证不辱重托。

  从那时起,王震无论走到哪儿,吴宪军便如影随形紧紧相随。一旦前方交火声大作,吴宪军便会奋力拽住他,或是撞倒将他压在身下以防止他贸然冲锋。

偶尔王震通过狡辩暂时摆脱了“镣铐”,却总会被吴宪军死死拽回。二人就这样在枪林弹雨中玩起“捉迷藏',着实逗得在场将士捧腹大笑。  

上世纪40年代,八路军打响了壶梯山战役,二纵任主攻。枪炮炮声震耳欲聋,王震再也按捺不住,冒着生命危险向前方激战地带冲去。

吴宪军赶紧扑上去,用浑身力气把扭动挣扎的司令员死死压制在地。王震大怒,挥舞着手中的拐杖不断击打吴宪军的背部。

而这名警卫则只字不语,怀抱钢铁一般的决心,谁也拽不走他。就这样,双方陷入了一场激烈的“缠斗”。

一旁的战士们看见自家司令员和警卫员在战地翻滚、扭打在一起,不禁啼笑皆非。终于,凭借蛮力的优势,吴宪军将王震死死钳制在当场,阻止了他的冲锋。

  不久,荔北战役打响,刚刚伤愈的王震执意插火自投入战场,指挥大军追击溃逃的敌人。眼见一个团迟迟未有行动,他焦急万分,招呼吴宪军前去查看。

谁知吴宪军已从上次教训中长了心眼,狠狠地摇头拒绝。王震气得险些把拐杖敲得粉碎,吴宪军这才勉强允了。可他并未放松戒备,临走前嘱咐其他警卫密切盯防司令员。

谁知没一会儿功夫,王震就人去楼空,消失在枪炮硝烟中,吴宪军顿时手足无措,赶忙向声浪最密集处追去。果然,只见王震卷入弹雨之中,带领官兵一路追击敌人。

吴宪军大怒之下,径直扑上去将王震死死摁在地上,生怕他遭到袭击,任凭王震如何拳打脚踢、呼天抢地也不松手分毫。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来,一司令员、一警卫竟在战场滚作一团,祥和的景象,引人啼笑。

  不久,王震和吴宪军打架的轶闻传遍全军,彭德怀听闻后大为震怒,立即狠狠痛斥了王震一顿。他谴责王震乃一方大员却好动冲锋陷阵、与手下缠斗滚作一团,实乃羞辱军威、丢尽颜面。

  从此,王震终日戒备森严,无法再如昔日那般任性妄为,只得将这股子劲儿发泄到其他无伤大雅的娱乐上。他经常会邀约属下警卫打牌消遣。

期间,王震偶会使出“小把戏”,偷换手里牌面。警卫们一经识破,立即气冲冲地追着他满院子乱转。闹剧一场,两败俱伤,但终不伤及彼此的友谊。

  军中有不成文的规矩,将帅下连队时切不可随意食用伙房的食物。然而,一次王震下连队时,不懂规矩的炊事员径直用铲子打了他一下。

后者知晓自己存在错误,专程在全连队面前检讨,并将自己的举动评价为“这买卖很划算”。细细思来,其意乃是以挨铲作代价获得一点锅巴,实在是物有所值。

  而在另一次会议期间,王震注意到一位军长的秘书捡拾地上的烟头后续而吸食。联想到这种层出不穷的失礼行为,必定源于其上级随意浪费。

于是,王震命令军长当众检讨,并嘉奖了秘书的勤俭节约习惯,这才将其提拔一级。看来,王震这位风格怪异的将领虽然不拘小节,却也分外重视诚实和克勤俭朴的美德。

  在历经沧桑岁月的锻造之下,王震将军虽然身怀勇猛无畏的开国烈士风范,却也保留了一颗淳朴童心。

正是这种性格上的独特结合,使他在英雄气概与浪漫情怀间达到了巧妙平衡,成为开国将领中别具一格的幽默风趣代表。

0 阅读:1871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