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新四军侦察员为筹物资,冒险到日本洋行交易,不料,日本经理忽然怀疑道:“你不像商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侦察员淡定道:“我是新四军!”经理一愣,侦察员随即笑道:“我不和新四军打交道,能搞到粮食?”。
此名侦察员其实是新四军独立旅一团侦察股长凌少农,这次为进行一项秘密任务,冒险与日军一同交易。
当突然被怀疑身份时,不愧是坐拥侦察长的名头,凌少农淡然自若,以开玩笑的姿态化解一场危机,顺利完成任务。
事情是这样的,在1942年的初秋,在旅团首长的办公室,首长正踱步地两边走,眉头紧锁着,“有通知凌察长了吗?他过来了没?”首长询问着手下。
“报告首长,刚已经让人去传达了,凌察长正在外头还未回来,他的手下回复等他回去立马通知过来。”
等到凌少农回到办公室,他边拍着身上衣服的灰尘,看到手下的人正站在里头:“你怎么在这里,有什么事吗?”
“侦察长,首长那边有事找你,看似很着急,您赶紧过去一趟。”凌少农一听,屁股还未坐下,赶紧出了门。
首长看到凌少农终于来了:“来,我有事与你商量,眼看冬天就要到了,最近日军太猖狂,部队里的经费几乎已用完,眼下最要紧的是得进一批棉衣......”
凌少农想起来,最近战事吃紧,都忘了要储备物资好度过这个冬天。
首长边看着手里的报告:“嗯......今年的麦子收成挺不错,或许我们可以用麦子去换布。”
但是去置换物资的任务,是需要到敌方的阵地,首长思虑后把任务交给了凌少农。
凌少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摸着下巴,心里琢磨着要怎么布置任务比较好。
“有了!小伍!”喊来手下:“你去隔壁财务那,跟人领导借一套西装,记住要全套。”
到了夜晚降临的时候,有两个像似商人正奋力地踩着自行车,沿着新安镇的方向骑去。
这两个人正是凌少农和他的手下小伍,“小伍,不错嘛!跟着我都知道我在想什么了。”
原来小伍也给自己借了一套西装,俨然就是一个助理的形象。
白天的时候,首长已与龙沟泉区委书记的臧玉臣联系,经他介绍,可到新安镇的马家粮行,找到老板马玉清,他有办法达成这笔交易。
新安镇有六七十里的路程,两人到离25里的龙沟泉稍作休息后,第二天一早直奔新安镇,第一道关卡,就是面临着大门有日军看着。
凌少农两人倒也坦坦荡荡地走进去,这些日军一天看这么多老百姓商人,似乎也忪懈了点,瞄着凌少农的着装,以为是正经商人,也没拦着。
凌少农不敢直奔马家粮行,怕被人察觉,他们先去了几家商行,那些老板看到客户来了,也热情的招呼着,正儿八经的谈起生意。
实际上凌少农也是先摸清市场关于麦子和布的价格,最后走进马家粮行,与老板对接暗号后,马老板认出来人是谁。
让店员守着铺子,他们进到里屋谈事:“有麦子的话,事情好办,可目前日军正好对这些卡得很严,与其找第三方偷偷摸摸,还不如直接找上日军。”
凌少农点头:“确实,不如您这边先出面到日本洋行对接下,回头做我们的中间商。”马老板拍腿同意。
隔天后,马老板带着凌少农来到洋行,凌少农递上名片给日军吉田,吉田倒也直接,带着日腔说着国语:“你的麦子,能卖多少?”
“500石,如果您需要更多,我也能再加一些。”吉田看着凌少农的阔气,倒突然有点疑惑:“你这是干什么的?你的身份究竟是什么?”
谈判的气氛突然降低,马老板看着凌少农的眼神,生怕下一秒闯进一批日军。
只见凌少农严肃地说:“新...四...军!”吉田的手立马伸向腰间,“诶,等一下,别紧张,我是说我是与新四军打交道的人。”
吉田缓缓坐下:“凌老板真会开玩笑,要是您说慢一步,可能你就倒在地上了。”
接下的谈判倒也顺利,他们相约在龙泉沟交货。
我军预防敌方阴险狡诈,生怕他们捣乱,派了两队的兵力,一队跟着凌少农去交货,一队带足火力隐藏在附近。
到第三天,吉田与凌少农的车队先后到达龙泉沟,两方都顺利地交换货物。
吉田似乎也看出凌少农的气势,这次交易的量确实很多,他怕背后会有其他势力,不敢出其他幺蛾子。
凌少农拿到棉布后,让部队赶紧赶往根据地,他带领着几个人,去其他地方换取一些医药用品。
抗战时期需要蛮力也需要智力,此次任务的顺利离不开凌少农的机智,也有参与任务中各位抗战人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