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65岁林则徐卸任还乡。船只从云南行到长沙时,林则徐突然想起,陶澍曾交代不可放过一个人,他连忙唤来随从:马上把这个人找来,我要见他 这已经是林则徐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但他没有选择直接回福州老家养老,而是“绕道”到了长沙。 林则徐这次,是为了见长沙的一位教书先生——左宗棠。他要将国家的未来托付给这位籍籍无名的举人,而左宗棠此前,只听说过林则徐“禁烟”的事迹,从未见过本人。 林则徐怎么非要见左宗棠不可?他又有什么样的事情要托付给左宗棠呢? 后人都熟知林则徐“虎门禁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但林则徐在禁烟之后,却遭到了不少的排挤和打压,险些断了政治生涯。 鸦片战争之初,清朝积贫积弱,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但道光皇帝却将战败的原因怪到了林则徐的头上,指责是因为他“懒惰”“没有勤于练兵”才导致战争失败。 就因为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林则徐被贬斥到新疆伊犁任职。 那年的林则徐已经56岁,他的身体状况堪忧,实在不适合长途跋涉,但为了远在新疆的百姓,林则徐便开始拖着病体前往伊犁。 一路上风餐露宿,林则徐甚至出现了咳血的症状,好在有好心的大夫出手医治,这才保了林则徐能够平安抵达新疆。 历时整整七个月,林则徐终于到达了伊犁,他非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满心满眼的都是心痛。 伊犁和京城相比,这里的生活更像是“原始社会”,农业和水利极度落后,百姓们完全“靠天吃饭”,生活苦不堪言。 林则徐决定帮助百姓们改善生活,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林则徐到任后就在筹备修建水利工程的事宜。 林则徐自掏腰包,并从社会上募集到一部分资金,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龙口水利工程。新疆的不少地势十分复杂,不仅地势险峻,还有山脉阻挡。 百姓们在林则徐的组织下,遇山挖石,逢山筑堤,成功将伊犁的数十万亩土地“有水灌溉”。当地百姓为了感念林则徐的贡献,将这条水渠称为“林公渠”。 除了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外,林则徐还将在新疆开垦荒地,让百姓们“有地可种”。 林则徐还加强了新疆的边防,以防外国的侵略者染指新疆。后来林则徐又调任云贵总督,一直在为国尽忠到65岁高龄。 林则徐自知时日无多,便自请告老还乡,魂归故土。但在回乡的途中,他突然想到陶澍曾经交代过的一个人,便立刻吩咐船家,改道停留在长沙一晚。 陶澍可以称得上是林则徐的“伯乐”,他曾经是林则徐的顶头上司,也正是陶澍的提拔,才让林则徐一步步从地方到京城任职。陶澍曾向林则徐举荐过一个人,在长沙的教书先生左宗棠。 陶澍称左宗棠能文能武,将来必定是大清朝的栋梁之材。林则徐想到曾经待过的新疆,便决定将新疆托付给还是举人的左宗棠。 这年的左宗棠已经37岁,他有着满腔的抱负却未能在朝堂上施展。林则徐笃定左宗棠将来定有大作为,便将新疆的情况一一告知,并再三告诫“新疆绝对不能丢!” 两人在船中尽兴畅谈了一夜,林则徐第二日一早启程,他给皇帝上了奏折,称左宗棠是“难遇的大才”,必定要为国效力才算不上浪费。 而后左宗棠一路成为了朝堂的肱骨之臣,他没辜负林则徐的重托,率军收复了新疆全境,并请旨正式设立了新疆省。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