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邓稼先回到家,妻子许鹿希一把扯住他吼道:“28年不回家,你外边有人了

文山聊武器 2025-05-14 19:20:37

1986年,邓稼先回到家,妻子许鹿希一把扯住他吼道:“28年不回家,你外边有人了吧!”邓稼先正要解释,哪知许鹿希突然扑哧一声笑出来:“不用解释了,我知道她就是谁!”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家里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爹是学者,娘是名门闺秀,从小就逼着他读书。他脑子好使,1935年考进北平崇德中学,跟杨振宁成了同学。1941年,他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跟着吴大猷学物理。1945年毕业后,他在昆明教了会儿书,还掺和了些民主青年活动。1946年,他去北大当助教,崭露头角。1948年,他跑去美国普渡大学读博士,导师是诺奖得主尤金·维格纳,专攻核物理。1950年,他拿下博士学位,没在美国多待九天就回国了,说是要为新中国干点实事。 回国后,他进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搞核物理研究。1952年升副研究员,1954年当上学术秘书,能力越来越强。1958年,钱三强找他谈话,让他负责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从那天起,邓稼先就跟家人断了联系,跑到西北大漠里带着团队搞研究。他研究中子物理、流体力学这些硬核东西,经常熬夜算数据,手上全是笔印。 1962年,他跟钱三强一块儿去中南海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对原子弹设计门儿清,跟他们聊了好久技术细节。1963年初,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终于搞定,邓稼先签了名,那年他才39岁。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炸了,全国沸腾了,中国成了第五个有核武器的国家。 可这还没完。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也爆了,邓稼先又是大功臣。他干的这些事儿,不光是科学突破,更是给国家撑起了安全的大伞。那年月,他和团队用脑子和汗水,给中国弄出了核保护伞,谁也不敢小瞧。 这28年,邓稼先跟家里人见不上几面。许鹿希在家带两个孩子,一个人撑着。她是老师,每天骑车上班,晚上改作业,夜里听收音机,想从新闻里猜猜丈夫在干啥。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成功的消息传出来,她听着广播,眼泪哗哗往下掉。她心里明白,这肯定有邓稼先的份儿,可她啥也不知道,只能干等着。 1986年,邓稼先生病了,终于回了北京。他拖着病体回家,手里就一个旧皮箱。许鹿希在家门口等着,头发白了不少。她一把扯住他,嗓子哑哑地说他28年不回家,是不是在外有人了。可她没等他开口就笑了,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她知道那个“她”是啥——是祖国,是邓稼先28年没日没夜奋斗的地方。那一刻,28年的分离好像都有了答案。 但好日子没多久。1985年,邓稼先查出直肠癌,可能是1979年一次核试验失败受了辐射。1986年初,他住进北京301医院,动了三次大手术,可癌细胞扩散了,疼得他直咬牙。他躺在病床上,还跟于敏一块儿写建议书,给国家核武器发展出主意。那份建议书是1986年3月写完的,他交给许鹿希,说自己死也值了。 许鹿希那段时间天天守着他,帮他整理笔记,喂他水。他疼得受不了,她就坐在旁边陪着。1986年6月,中央决定解密邓稼先的事迹,全国才知道这位“两弹元勋”是咋回事儿。报纸广播铺天盖地地报道,大家都感动得不行。7月17日,他在病房里戴上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拍了最后一张照片。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走了,62岁。追悼会上,赵紫阳、张爱萍这些大领导都去了,赵紫阳说他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会场外,花堆得跟山似的,来送他的人挤不下了。 许鹿希后来还是当老师,家里放着邓稼先的照片和信,她老翻着看,回忆过去。她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语气里全是自豪。1999年,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许鹿希去领奖,哭着笑了。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