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孙权来奔丧,望着周瑜5岁的女儿,说道:“给我做媳妇吧。”站在一旁的小乔大吃一惊,问道:“我女儿还这么小,怎么能做你的媳妇?”
孙权惊诧莫名地问道:“小乔,你是不是昏头了?我是说让你的女儿做我的儿媳妇。”
小乔心想:“也不知道是孙权昏了头说错了,还是自己想多了。”但不管怎样,周瑜的女儿周彻和孙权的大儿子孙登就此定下了娃娃亲。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正需要你,而你却不在了,周瑜的壮年早逝,对于孙权来说,就有这样的遗憾。
当孙权闻报周瑜去世的消息,不禁流泪叹息道:“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然短命,让孤去依赖谁呢?”及至看了周瑜的遗书,孙权的泪流得更猛,更多。最后,简直有些泣不成声了。
这不是孙权的惺惺作态,而是对于周瑜真情的自然流露。因为,周瑜遗书中的每句话,都牵拽着孙权的心。周瑜遗书中所说的,既是做为一名臣子,向他主公的最后告白,也是做为兄长,给他兄弟的最后叮嘱。
孙权对周瑜是信任的,而周瑜对孙权也是绝对忠诚的。
200年,无任何功绩的18岁少年孙权,接掌父兄基业,如果没有周瑜的鼎力支持,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下,孙权别说是继续开疆拓土,为报父仇了,就是原有的江东六郡,也会在内忧外患中分崩离析。
在人心浮动,甚至出现宗族叛乱的关键时刻,将兵赴丧的周瑜攘臂一呼,高喊孙权为“主公”,其他人还敢不尊重孙权吗?当手握重兵的周瑜喊他为“主公”的那一刻,孙权的心里充满了感激。
202年,当曹操以势欺人地让孙权送子入曹时,众人皆没了主张。孙权急速召回了在外监军的周瑜。周瑜的一番入情入理,引经据典的分析与决断,激起了孙权建功立业的雄心。
特别是208年,曹操率80万大军南侵,一路轻松占领荆州,并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孙权真正是无法决断了。
犹豫不决之时,正是周瑜的一番丝丝入扣的分析,这才让孙权下定了决心,并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言降者,如同此案!”
孙权流着泪一遍一遍地读周瑜的遗言,脑海中思虑着与周瑜的种种过往,顾盼众将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