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2岁教师接到退休通知,刚把教学工具上交,就扑通一下,趴在办公桌上,嚎啕大哭起来,旁边的人都吃了一惊:“别人退休,都是眉开眼笑,你咋还哭上了?” 1928年出生在青岛的叶选平,18岁跟着父亲到南京大使馆打杂,倒练出地道英语。
新中国成立后,他本在南京教小学,然而1955年那场变故让他丢了教鞭,最后流落到和县农村。乡亲们见他落魄,这家送碗米那家送捆柴,硬是帮着他在异乡扎了根。
1978年平反后,南京那边催着他回去,那天晚上叶选平蹲在村口磨盘上抽了半宿旱烟,烟灰落满补丁摞补丁的裤腿。天蒙蒙亮时他抹了把脸,转身把调令撕了——当年吃百家饭活下来的恩情,得用这辈子来还。
重回讲台的叶选平像上紧发条的座钟,每天天不亮就挨家挨户喊学生起床。他自创的“四步教学法”让乡下娃开了窍,带的首届毕业班考出全县头名。
省教育厅派人来考察,看见教室里挂着用化肥袋缝的单词表,窗台上摆着叶老师自制的英语卡片,当场给他评了省级优秀教师。
1986年入党那天,这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哭得比当年娶媳妇还激动,可好日子没过几天,退休通知就来了。
别人收拾东西都是笑呵呵的,叶老师却把备课本摸了又摸,粉笔头都拿报纸包好带走。学校打更的老王头说,那天下班看见叶选平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门口,影子拖得老长。
退休后的叶选平没闲着,哪所学校缺老师他就往哪钻,有回帮人代课三个月,结账时人家要给钱,他急得直摆手:“要钱我还不来呢!”
后来发现村里孩子英语差,干脆把自家土坯房隔出间教室,三十平米的老屋,东头支块黑板,西头垒个土灶,中间用布帘子一拉就是“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这补课班一开就是二十多年,没收过半分钱,叶选平过日子抠门得很,赶集专挑太阳落山去买蔫巴菜,过年才舍得割条五花肉。
可有年冬天,学生小娟爹妈出车祸,他二话不说掏出存折取了两万块,存折上原本存着给老伴看病的钱,取完就剩个零头。
2012年搞起奖学金,叶选平把棺材本都搭进去了,十多年间发出去二十九万多,自己屋里最值钱的就数那台老式收音机。
老伴唠叨养老的事,他总说:“饿不着!国家给退休金呢。”其实每个月四千多退休金,两千八都填了奖学金的窟窿。
2018年那场车祸要了老命,89岁的人摔裂腰椎骨,医生让躺够一百天,结果第四天早上,叶老师拄着拐棍溜出医院,半道上遇见买菜回来的老伴。
老太太气得直跺脚,他倒有理:“躺着等死不如站着教书!”后来腰上绑着钢板讲课,粉笔字写得东倒西歪,学生们边记笔记边抹眼泪。
这些年在叶选平跟前念过书的孩子,少说有两千多,县教育局统计过,要按市价收补课费,老爷子早成百万富翁了。
可他和老伴至今住在漏雨的旧教室里,窗户缝塞着学生作业纸,饭桌上永远摆着咸菜疙瘩。
有人问他图啥,他指着墙上泛黄的毕业照:“看见没?这个当医生,那个当工程师,比给我金山银山都强。”
信源: 叶连平:“我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光明日报
用户10xxx19
换家挨户叫学生起床???
用户98xxx98
重于泰山,轻如鸿毛,叶老师一生必定重于秦山。
淡淡烟草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武寒旭
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用户10xxx97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