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坐专车离开上海,返回北京的途中,张治中突然问了毛主席这样一个问题:“您好像处处存着戒心。”而毛主席的回答,让张治中大受震撼。 1890年,张治中出生在安徽。长大之后的张治中一边努力学习文化,一边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活动,逐渐成为了一名进步青年。
受到三民主义的影响,张治中成为了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 在重庆谈判期间还作为代表与毛主席进行过谈判。要知道此次重庆谈判,张治中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虽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但是也体现了张治中对于和平的向往。 即使张治中的立场不同,他还是主张议和的,希望能够达成共识,尽量不要兵戎相见。 通过双方的这次面谈,张治中和毛主席的心中对彼此的学识都大为赞赏。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抵达重庆之后就住在张治中的家里,还亲自派了护卫来保护毛主席的安全,并提醒家人不要去打扰毛主席休息。 重庆谈判结束之后,张治中还亲自护送毛主席平安的返回了延安。这次会面,这也为张治中后来重新选择立场打下了基础。 解放战争之后,蒋介石携部下逃往台湾,而张治中决定留在大陆。 事实上,毛主席早就对他大加赞赏,于是便邀请他加入共产党,张治中早就有所期望,之后他也受到了领导人的重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年,毛主席想看看这十年间祖国大江南北的变化,于是点名邀张治中与他同行。 接到通知之后的张治中十分欣喜,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就与毛主席踏上了全国巡察的道路。 看着这十年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毛主席及随行人员心中都感到无比的欣慰。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上海,毛主席及张治中所到之处,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直到巡视结束,毛主席及张治中坐专车准备离开上海,返回北京的时候,张治中才问出了令他十分好奇的问题。 张治中问毛主席:“主席,您这一路上好像处处存着戒心似的。我们所到之处,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百姓们对您也特别的爱戴。但是您对他们的反应总是十分的谦卑,一直在强调与百姓是好朋友,似乎不想让百姓们对您太过爱戴和敬仰。” 毛主席对张治中提出的问题笑着回应说:“我们始终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为老百姓们办实事,如果总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面对他们,会让他们在心里与我们产生距离,那还怎么为人民服务呢?又怎么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呢?” 听了毛主席的话,张治中大为震撼,心里不免产生出了更大的敬意。 一个有着如此丰功伟绩的人物,面对百姓们却总能怀着一颗谦卑的心,面对每一个人都带着微笑,丝毫没有领导人的架子。 和百姓们更像是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一举一动都让人如沐春风,这样的毛主席实在令人心生敬意,也值得人民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