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

文山聊武器 2025-05-16 19:21:13

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不久后改嫁。12年后,人们看到周如枚的下场,纷纷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梁从诫,1932年出生在北京,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家里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父母聊建筑、谈文化,他听着就对这些上了心。1950年,他想考清华大学建筑系,结果差两分没进,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他在云南大学教世界历史,讲课引经据典,学生都爱听。1955年,他和周如枚结婚。俩人青梅竹马,周如枚出身也不简单,父亲周培源是北大校长,她自己语言天赋强,英语法语一把抓,做过翻译。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儿子梁鉴,小日子过得挺温馨。 可好景不长,时代变了。1969年,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改造,从教书的学者变成扛锄头的农民。生活一下子从书斋跌到泥地,苦得没法说。那时候,周如枚却突然提出离婚,把儿子改名周志兵,彻底跟梁家划清界限。不久,她嫁给了麻醉学家谢荣。这事儿在亲戚朋友圈炸开了锅,有人骂她无情,有人猜她有苦衷。 周如枚这步棋走得狠。梁从诫刚下放,她就提离婚,儿子改名换姓,跟甩包袱似的。之后她嫁给谢荣,生活看着平稳,还生了个女儿谢兰。可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让人心里堵。1969年那会儿,社会乱糟糟,梁从诫下放,吃苦受罪是肯定的,周如枚却在这时候抽身走人,难免让人觉得她凉薄。有人说,她是为了自己和孩子过得好点,时代逼的,没办法。可也有人反驳:再难也不能这么绝情吧?梁从诫在江西扛着,她倒在北京找新生活,这差距也太大了。 离婚后,周如枚跟谢荣过日子,表面上挺安稳。她继续做翻译,谢荣事业也不错,家里条件比梁从诫强多了。可12年后,1980年,她突然病倒,47岁就走了。死因没细说,但那时候医疗条件有限,估计拖不过去。有人听说这消息,冷笑一声:“凉薄之人,没好下场。”这话听着解气,可细想又有点站不住脚。她病死是事实,但跟“报应”挂钩,未免太牵强。 再说梁从诫,下放那几年,他咬牙扛下来了。回来北京后,他没消沉,重新搞学术,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后来又去中国文化书院教书。1993年,他还弄了个自然之友,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干得风生水起。1999年,他拿了地球奖,挺有影响力。后来他再婚,跟方晶生了个女儿梁帆,日子算得上圆满。2010年,他因肺病去世,78岁,留下的东西让人敬佩。 梁从诫最让人服气的是,他从没公开说过周如枚一句坏话。访谈里提起她,他声音低沉,说那是珍贵的回忆。这份宽容不是谁都做得到的。换别人,可能早就破口大骂了,可他硬是咽下去,拿得起放得下。这态度,跟周如枚的“绝情”一比,高下立见。 周如枚47岁去世,确实挺惨。女儿谢兰后来挺争气,考上北大,去了美国混华尔街,还当了新泽西州蒙哥马利市长。可这跟周如枚没啥关系,她没享到福就走了。有人拿她的死做文章,说什么“报应”,可这说法太片面。人生哪有那么简单的因果?她离婚改嫁,肯定有自己的算盘,但时代背景不能忽略。那年头,政治运动搞得人人自危,她可能觉得跟梁从诫绑一块儿没出路,才另找靠山。这种选择自私吗?肯定是。可要说她活该病死,也太武断了。 梁从诫和周如枚的故事,搁在1969年那会儿,其实挺常见。多少家庭被时代撕得七零八落,有人扛住了,有人崩了。周如枚选了条让自己轻松的路,梁从诫硬生生趟出一条血路。俩人结局一对比,感慨的人自然多。可这感慨里,有多少是真懂他们的处境,有多少是看热闹的心态? 这事儿搁现在看,挺扎心的。周如枚不是啥坏人,但她那选择确实冷血了点。梁从诫被下放,她不光不撑着,还立马撤了,连儿子都不留给他,这操作真够狠。反过来,梁从诫硬扛过来,还能不记恨,挺了不起。可话说回来,那年代谁都怕被牵连,周如枚可能是吓破胆了,才这么干。时代这只大手一挥,谁都得跟着晃,怪她一个人,未免不公平。 12年后,周如枚死了,有人拍手叫好,说她活该。可梁从诫从没这么说过,他反倒让人觉得大气。这差距,不是简单的好人坏人能解释的。或许,周如枚是怕了,梁从诫是豁出去了。怕的人跑了,豁出去的人赢了尊重。可这“赢”,是拿命换来的。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