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抗战,成为粟裕军事才华爆发前的磨刀石 教员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人民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新四军,是抗战的队伍。在抗战的过程中,新四军不断壮大。经历皖南事变的罹难后,在党中央、八路军的支援下发展成为强大的华东人民解放军,包括华东军区部队和华东野战军。 新四军的抗战,也成为粟裕军事才华爆发的磨刀石。 新四军改编时,粟裕的地位并不突出,只是第二支队的副司令员。粟裕的转机出现在新四军江南指挥所成立。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这样,粟裕在陈毅这棵大树下,逐渐取得了指挥新四军一支队、二支队的指挥权。 当然,这里也有其他的因素。在起初的新四军里,张云逸、张鼎丞、谭震林、傅秋涛,包括项英、陈毅、袁国平等都不以军事指挥擅长。再加上擅长军事指挥、实力强大的高敬亭被错杀,损失一员大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粟裕成为新四军的军事“大佬”。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领导层损失殆尽,仅剩撤到江北的陈毅、粟裕、张云逸、邓子恢、谭震林、张鼎臣等人,即拥护教员正确军事路线的军事、政工干部。这些“大佬”中,以党政干部为主,真正能扛起枪指挥军事的也只有粟裕。 接下来,新四军重建,先是四个师,再是六个师,最后是七个师。纵观七个师中军政主官,也只有粟裕、彭雪枫、黄克诚、罗炳辉、徐海东真正能够指挥军事。一句话,新四军军事指挥人才极其短缺!更为可惜的是,黄克诚政治强于军事,彭雪枫、罗炳辉早早牺牲或病逝,徐海东身体不佳只能养病。这样一来,华中新四军仅存军事奇才粟裕。 少奇同志说一师打仗最多,一师最能打仗。教员及中央的眼睛也是火辣的。华中军区成立时,军区司令员与野战军司令员直接给了粟裕。后在粟裕致电请求后,粟裕改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野战军司令员。从此,华中新四军军事奇才开始爆发。 华中、山东都是分局,平级的,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但是,山东分局有新四军军部,有井冈山的“大佬”陈毅在坐镇坐镇指挥呢。山东、华中两个分局合并,成立华东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当时的局面是华中领导多、山东战将多。小姚此时还是蛮有智慧的,让华中的邓子恢、张鼎臣、张云逸等领导负责华东局和华东军区,让山东的战将陈士榘、叶飞、宋时轮、王建安等跟随陈毅、粟裕、谭震林统领华东野战军征战。于是乎,粟裕开始腾飞了。 城南庄会议一结束,粟裕的军事才华在中原、华东战场集中爆发。 新四军近八年的抗战,既抗日,也抗顽,而且成绩显著,这一切成了一代名将粟裕的一块磨刀石。
新四军抗战,成为粟裕军事才华爆发前的磨刀石 教员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
小夏看看过去
2025-05-16 20:13:18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