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山东一位大娘给八路军做了小米饭,饥饿的战士们狼吞虎咽,然而他们突然发

墟史往事 2025-05-17 16:42:07

1940年,山东一位大娘给八路军做了小米饭,饥饿的战士们狼吞虎咽,然而他们突然发现不对劲,随后含泪对大娘说:“您不能欺骗我们啊……”

方寡妇蹲在自家土灶前发愁,锅里头煮的野菜汤稀得能照见人影。

门外头传来脚步声,十几个穿灰布军装的八路军战士跟着村里联络员进了院。

领头的小伙子脸晒得黑红,袖口磨得毛了边,进门先给方寡妇敬了个军礼。

这些兵是打县东边突围出来的,三天没吃过正经饭,方寡妇翻遍米缸面瓮,就摸出半把掺了沙子的高粱面。

夜里战士们睡在柴房,方寡妇听见有人饿得肚子咕咕叫,心里像被麦芒扎着似的疼。

天没亮她就扯着闺女小兰出门,说是去后山挖野菜。

中午太阳正毒的时候,方寡妇背回来半口袋小米,战士们围着热腾腾的粥锅直咽口水。

有个细心的班长发现不对劲,早上还蹦蹦跳跳的小兰姑娘,这工夫怎么不见了人影?

"大娘,您倒是说句话啊!"班长捧着粥碗的手直打颤。

方寡妇低头往灶膛里添柴火,火星子噼里啪啦往她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蹦。

原来这袋小米是拿亲闺女换的,镇上张财主家要个端茶倒水的丫头,说好给三斗米当彩礼。

战士们眼泪珠子啪嗒啪嗒往粥碗里掉,这饭哪还咽得下去。

班长抹了把脸就往团部跑,十几个小伙子掏遍全身口袋凑出八块边区票。

天黑透的时候,小兰顶着满脑袋高粱花子回来了,怀里还抱着没舍得吃完的半个窝头。

这事在鲁中根据地传开后,老乡们编了顺口溜:"方家米,战士泪,闺女换粮心不碎。"

后来才知道,方寡妇的丈夫早年间跟着徂徕山起义的队伍走了,再没回来。

那年月家家都难,可像方寡妇这样的老百姓认准了理:八路军是穷苦人的队伍,有的把闺女嫁妆拆了给战士纳鞋底,有的把寿材板子劈了当担架。

沂蒙山区至今留着当年的碾米石磨,磨盘凹槽里还嵌着带血的高粱壳,那是老乡们连夜碾军粮时,累得打盹砸了手指头留下的。

要说这军民情分,最见真章还是在生死关头,有回鬼子扫荡,王家庄七十多岁的老石匠把八路军伤员藏进自家地窖,自己在院门口支口锅熬草药。

鬼子刺刀顶着他心窝问八路在哪,老汉指着熬稠的汤药说:"老总喝口祛暑汤?"后来这事上了《大众日报》,标题就叫"一锅汤药退千军"。

现如今在临沂革命纪念馆里,还摆着方寡妇家那口补了七回的铁锅,锅沿上留着道豁口,据说是当年战士们急着去赎小兰,起身时不小心碰的。

解说员总爱指着这道印子说:"瞧瞧,这哪是破锅,分明是秤盘子,一头挑着百姓恩,一头载着子弟情。"

当年换粮的事过去没俩月,方寡妇家又成了交通站,南来北往的干部在这歇脚。

要说这故事最揪心的,还是小兰姑娘后来的遭遇,换粮事件三年后,她主动报名进了妇救会,跟着队伍抬担架、送情报。

1944年反扫荡时为掩护伤员,十八岁的姑娘永远留在了蒙山脚下,老乡们都说,那山坳里年年开春最早的山丹丹,就是小兰变的。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