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她突然说:“我发现那些总爱诉苦的人,其实都是真的苦命人。”
我愣了一下,想起老家一位远房姑姑。
从小到大,每次见她,她都会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丈夫早逝的痛,独自养大三个孩子的累,工作中受的委屈,身体上的病痛...
年少时,我总想躲着她。觉得她负能量爆棚,每次听完心里都沉甸甸的。

直到自己也经历了生活的几记重拳,才恍然明白——她那不是抱怨,是真实的生活重量。
那些真正艰难的人,往往不是选择诉苦,而是苦多到满出来了,藏不住。
我观察过,生活中确实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好像天生就比别人运气差一些:
婚姻不幸的,往往接二连三遇到渣男渣女;
事业不顺的,总是赶上公司裁员、行业寒冬;
身体不好的,仿佛小病小痛从不间断...
你可能会说这是心态问题,但有时候,命运这回事,确实不太公平。

就像《活着》里的福贵,一生都在经历失去。当苦难成为常态,诉苦反而成了最直接的宣泄。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他们负能量,却不知道:
每一声叹息背后,都藏着无数个失眠的夜;
每一次倾诉背后,都是快要承受不住的重量。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有些人诉苦,是因为内心的苦远远超过了生活的苦。
认识一个姑娘,家境优渥,工作稳定,在旁人看来顺风顺水。可她总觉得生活亏待自己,感情中稍有不如意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惨的人。
起初大家还会安慰,后来都默默远离。
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苦,和那些真正在泥泞中挣扎的人的苦,是不同的。
前者需要的是关注,后者需要的是理解。

那么,当我们身边有爱诉苦的人时,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区分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真正命苦的人,如果我们做不到伸手拉一把,至少可以做到不指责、不嘲笑。
有时候,安静的倾听,就是最大的善意。
而对那些把诉苦当习惯的人,适当的远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能量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让自己被负面情绪吞噬。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自己就是那个“苦命人”,该怎么办?
我特别想对你说:命运发给你的牌或许很烂,但怎么打,依然是你自己的决定。
诉苦没有错,但不要让它成为唯一的生活方式。
我姑姑去年做了奶奶,她在朋友圈发孙女的照片,配文:“这辈子吃的苦,在看到这个小生命时,都觉得值了。”
她依然会诉苦,但笑容明显多了。
生活就是这样——再黑暗的夜,也会天亮;再难熬的冬,也会春来。

也许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
如果诉苦能让你好受点,那就诉吧,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但同时,也请记得在苦难的缝隙里,寻找那些微小的光——
一朵初开的花,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小小的成就...
那些真正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不是不再痛了,而是在剧痛中找到了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本文由松果倾诉原创,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ai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