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死了,徐达死了!”朱元璋高兴地在屋里边走来走去、边自言自语。他竟然没有发现旁边还有一个老宫女在煮药。
也许是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朱元璋也没有想到如此快的得偿所愿,压在自己心头的事,终于落地,他不用再担心自己政权不稳,更不担心自己百年后,没有人能压的住他们。
一时间过于激动,朱元璋自己竟不由自主的说道:“徐达死了,徐达死了。哈哈哈!”自己说着,这边笑声已经传来。
来回踱步的朱元璋并没有注意到身边还有旁人,所以他如此得意忘形的举动就此被一边的宫女知晓。
这个宫女已经入宫多年,她原本是马皇后身边的婢女,后因其聪慧聪西,就被调派到朱元璋宫中。
原本今天她不该当值,只是马皇后说:“见陛下因徐达的死而忧虑,怕是影响龙体,你去熬制药汤帮助陛下调节身体。”
这名老宫女早早就来到偏殿为朱元璋煎药,刚好听到内殿传来的声音,正是朱元璋的笑声和若隐若现的话语,仔细分辨还是能听出来是说“徐大死了”的话。
宫女自然不明白,朱元璋说话的意思是表示欢喜,她心中还揣测是不是陛下还为此伤心。
因为熬药的时间很长,这边的老宫女已经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恰好此时,朱元璋回神过来,踱步来到偏殿,这才闻到药汤的味道,顿时心中大惊。
朱元璋厉声道:“何人在此?”他说话的声音惊醒了睡着的宫女,宫女跪地答道:“婢女是按皇后的懿旨在此熬药的,为了陛下调节身体。”
宫女回答的颤颤巍巍,朱元璋心中却有一百个疑虑,他很怕这宫女听到了什么,若是听到万一传出去,必然影响朱元璋的名声。
可现在处置,又不符合要求,这宫女没错,怎么能随意处置,传出去怕是引得别人猜忌。因此,朱元璋没有多言,只让她退下。
几天过去,宫中传言一名宫女失足落水,而死的这宫女正是曾经在偏殿煎药的。显然朱元璋没有放过她,而是密令身边的太监将其秘密处理,毕竟宫中随便的一个人消失都不是什么大事,还有谁会去关注。
能理解朱元璋担心自己的表现被人所知影响自身形象,可是为什么朱元璋对徐达的死会如此开心?他们不是一起出生如此的兄弟吗?为什么还会对徐达有所猜忌?
徐达是濠州钟离人,他出生的家境不好,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但是徐达这个人性格比较刚毅,很有抱负和野心,他不安于一辈子当农民,所以他自小就修习武艺,还因和朱元璋同乡,成为关系非常好的朋友。
很快当时的各地都起义对抗元朝。徐达也随朱元璋参加起义,并在随后的多次战役中取得较好的战绩,其功劳越来越大,在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1363年他和朱元璋带领大军大败陈友谅后,徐达凭借军功成为朱元璋的左丞相。
在此之后,徐达又帮助朱元璋平战乱,彻底灭亡元朝,帮助朱元璋成就帝业,可谓其功绩无人能及。
掌握政权的朱元璋对自己的老兄弟们还是有感情的,可是随着自己儿子朱标的去世,朱元璋突来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
恰好此时的众多功臣都实力和威望很高,没办法朱元璋只能想方设法打压或者直接定罪诛杀。
这些功臣中自然也包括自己发小徐达,幸好徐达本人机灵,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加上其儿女都与皇家联姻,还有马皇后的保护,所以才安稳多年。
即便如此,徐达仍然是朱元璋心中的一个刺,他不死必然会影响到自己孙子继位。恰好此时徐达身体有些异样,医生都说不能吃湿热升发之物,而朱元璋得知后,他假装不知,却赐给徐达一盘蒸鹅。
徐达见到赏赐就明白这是朱元璋故意而为,若是违背必然会受到朱元璋猜忌,若是吃了怕是自己命不保。为了自己和家人,徐达还是吃下了赏赐的蒸鹅,最终疾病加重,不治而亡。
徐达的死让朱元璋终于放下心来,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功臣的心,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时候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