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作为致残与致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尽管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诊疗技术不断突破,治疗率逐步提高,但是疾病负担依然严重。近年来,血管内取栓术(EVT)已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手段,但患者术后功能预后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提升治疗效果,一项发表于Stroke: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的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在EVT后进行动脉内溶栓(IAT)治疗的潜在益处。

1、研究背景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EVT治疗能够有效恢复脑部大血管血流,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微循环灌注不足,影响功能恢复。因此,探索EVT后的辅助治疗策略成为研究重点。IAT作为一种潜在的辅助治疗方式,其在EVT后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系统地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所有关于EVT后IAT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为90 d无残疾生存率,主要安全性指标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和90 d病死率。通过严格的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本研究最终纳入了6项RCT,包含1971例患者,其中990例患者接受IAT,981例患者为对照组。
3、结论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IAT治疗显著提高了90 d无残疾生存率(RR=1.24,95% CI:1.12~1.39),且未显著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RR=1.14,95% CI:0.85~1.54)或90 d病死率(RR=1.05,95% CI:0.87~1.26)的风险。亚组分析进一步表明,EVT后再灌注不完全(eTICI 2b50/67)的患者和未接受静脉溶栓(IVT)的患者可能从IAT治疗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IAT治疗在EVT后的应用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益处,尤其是在特定患者亚组中,且未增加额外风险。该结果对指导临床实践、优化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价值。随着未来更多研究的开展,IAT有望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