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是曹操的面具,骨子里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一代猛人。曹丕骨子的的确确是个文青。 曹丕与曹操的差距,是凡人与伟人的差距。曹操废长立幼,使风流才子曹丕变成了战战兢兢心机男。夺政权后,他刻薄寡恩,凡惹他不快的,他一个也不放过,但凡能顺着他的人,他都是:“朕对你不抛弃、不放弃。 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却唯独没对曹丕有过这般高度的评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父子间的差距。曹操是乱世枭雄,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陈留起兵到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再到统一北方,曹操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不仅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抱负,还具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豪迈气魄。在用人方面,曹操唯才是举,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荀彧、郭嘉、许褚、典韦等皆为其效力。 反观曹丕,虽然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建立了曹魏政权,推行九品中正制 ,但与曹操相比,还是逊色不少。军事上,曹丕三次伐吴均无功而返,曹操却能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奠定北方霸主地位。文学上,曹丕虽与曹操、曹植并称“三曹”,但曹操的诗风更加雄浑大气,如《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尽显英雄气概。 曹丕气量狭小,对待兄弟刻薄寡恩,曹植就多次受他打压,著名的七步诗便是最好的例证。而曹操虽生性多疑,但对待人才和兄弟,尚有容人之量。 曹操所处的时代,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他凭借自身能力和智慧,一步步建立起庞大的势力。曹丕则是在曹操打下的基础上称帝,少了些创业的艰难与魄力。从格局和眼界来看,曹操心怀天下,目标是统一天下;曹丕虽也有抱负,但更多是巩固自身政权。所以说,曹丕与曹操的差距,是凡人与伟人的差距,这并非妄言,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199年,袁术打算投奔袁绍的长子、青州的袁谭。结果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
【8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