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2日,周总理叫醒了正在酣睡的毛主席,焦急地说道:“主席!苏联打我们了!”听到周总理的话后,毛主席瞬间清醒,略加思考,霸气地说:“打我们?我们国家的领土绝对不允许他们放肆,给我打回去!” 苏联步步紧逼在中国预料之内,情况虽然紧急,毛主席却很冷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在中苏边境挑起事端不是一回两回了,中国内部商议了很多次,苏联要是打,中国该怎么办。 “领土问题是原则问题,一寸也不能退让!”毛主席的话掷地有声,全体中国军队战士加强了中苏边境的防卫。 中国要打回去,那时真的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苏联先前的动作,已经触及了中国的底线。 这件事要从苏联的“变心”说起,苏联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为了逞大国威风,连曾经的朋友也要利用。 苏联提出要在中国国土上建立长波电台,中国才刚从列强瓜分屈辱中站起来不久,不可能重蹈覆辙。 况且苏联的目的也不到单纯,“好心提议”的包装之下,是蜜糖还是毒药,中国都不想要,只想踏踏实实的发展。 可是苏联却不接受拒绝,在毛主席回绝后,苏联恼羞成怒,撤回了对中国的援助,原本暂时搁置的中苏边境问题,成为了苏联挑事的导火索。 在中国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边境问题的大前提下,苏联二话不说频繁骚扰,还妄图插手中国跟其它国家的谈判,想要给中国找麻烦。 几年间,苏联方面频繁挑起争端,试探中国的底线,苏联士兵无视中方的警告,在珍宝岛和七里沁岛上,伤害中国人民。 这种肆无忌惮的挑衅,让中国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中国中国军队前去守卫国土,保护人民安全,阻挡苏联的越界行为。 苏联不断向珍宝岛施加军事压力,挑衅中国军队边防,双方冲突频繁,苏联还造成了中国军队战士的死伤。 珍宝岛上一触即发,中国到了不能退让的地步,必须强硬回应,守卫国土安全。 1969年,毛主席做出了指示,要中国军队做好准备,随时应对苏联军队来犯。 3月2日,苏联边防军按耐不住,出动4辆军车,派了70个人,入侵珍宝岛。苏联大张旗鼓地来,认定了中国不想发生争端,毕竟中国一向是和平友好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苏联此时对自己的军事力量十分自信,相信有强大军事装备,中国不敢迎战。 可是中国军队的无畏和勇气,从来不是武器赋予的,而是守卫祖国和人民的决心。 那天晚上,毛主席听到周总理传来的消息后,铿锵有力地说:“打!中国领土不容侵犯,中国军队要打回去!” 两位领导人看着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坚定,中国人从过去的屈辱和沦丧历史中站起来了,再也不会任人欺辱。 中国军队的兵力和装备都不如苏军先进,但在苏军发起攻击后,中国军队迅速组织了回击,中国的边防巡逻队拼死抵抗,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击退了苏联边防军。 这次小型战斗只是“开胃菜”,中国军队知道苏军很快会再来,不久后,苏军派来了装甲车和坦克,还有大量步兵,对珍宝岛进行攻击。 在直升机和火炮的掩护下,苏军不断向珍宝岛深处前进。中国军队毫不退让,用分割苏军坦克和步兵联队的方式,一点点瓦解苏军的攻势。 战火从白天打到晚上,苏军的进攻一次又一次,在中国军队的反击下败下阵来。 苏军边防总队的上校在战场上死亡,这对苏军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苏军愤怒地于两日后再次发起攻击。 这次为了预防中国军队分割联队、打乱部署,苏军改变策略,先用步兵在岛上铺设地雷,想要让中国军队进入陷阱。 中国军队灵活应变,改变作战策略,转而攻占苏军的坦克,苏军的作战计划再次失效,他们引以为傲的T-62坦克,在中国军队的炮火中被击毁。 至此,苏军在珍宝岛的作战全面溃败,苏联高层愤怒得跳脚,居然威胁要动用核弹。 中国军队守住了珍宝岛,守住了国家的尊严,苏联虽然愤怒,但是无法真的实施离谱的“报复”。 参考资料: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百科
1969年3月2日,周总理叫醒了正在酣睡的毛主席,焦急地说道:“主席!苏联打我们
老阿七说史
2025-05-28 18:16:41
0
阅读:2003
大战三百合
硬气,霸气!
随遇而安
硬气,伟大领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