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被装在集装箱里送了过来。两年后,海湾战争爆发,沙特立即将东风导弹拉了出来,成功逼退了对手! 1980年代中期,沙特阿拉伯在中东可不好过。两伊战争打了八年,伊朗和伊拉克互相掐得不可开交,波斯湾上空全是火药味。1979年伊朗革命后,沙特跟伊朗关系直接崩了,沙特国王法赫德心里清楚,光靠美国那把保护伞不保险。尤其是伊朗有了新政权,野心不小,沙特觉得自己随时可能挨打。加上伊拉克也不是省油的灯,沙特必须得给自己找个硬家伙撑腰。 当时沙特想买导弹,最直接的想法是找美国。1985年,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亲王跑去华盛顿,开口要买“兰斯”短程弹道导弹。这东西射程不长,但够沙特震慑周边。美国一听,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理由是以色列不乐意。沙特和以色列关系一直僵着,美国怕卖导弹给沙特会惹毛以色列,干脆就拒绝了。沙特碰了一鼻子灰,只能另找门路。 沙特要买中程弹道导弹,当时能造这玩意的国家不多,就美国、苏联和中国。苏联跟沙特意识形态不对付,压根没戏。美国不卖,那就只剩中国了。中国那会儿的东风-3导弹射程能到3000公里,威力不小,正好能满足沙特的需要。而且中国不像美苏那样在中东有太多纠葛,跟沙特没啥历史包袱,做生意也方便。 1987年,沙特派人偷偷摸摸跑北京谈判去了。谈判很低调,沙特开了个清单,中方报了个价:一枚东风-3一亿美金,总共35枚,35亿美金现金。沙特二话不说就拍板了。这价格在当时不算便宜,但沙特有钱,也不差这点。中方其实还有点担心报价太高,怕沙特还价,结果人家直接全款付清。对1988年的中国来说,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那时候中国外汇储备才20多亿美金,35亿相当于两年出口总额,赚大了。 导弹谈好了,怎么运回去是个大问题。中东那块地方敏感得很,以色列听说这事后不干了,通过外交渠道各种施压,甚至放话说要动手。叙利亚也掺和进来,警告以色列别乱来。沙特和中国琢磨了一下,决定走巴基斯坦中转,避避风头。 1988年初,沙特弄了个幌子,说是亲王要去巴基斯坦访问。中国这边把导弹拆开,装成普通货,运到卡拉奇港。巴基斯坦帮了个大忙,出动海军护送,表面上是护着亲王,其实是保着导弹。路上美国侦察机来探风,巴基斯坦战机立刻起飞挡回去,总算把货安全送到沙特吉达港。沙特军方收到后,连夜把导弹拉到沙漠里的秘密基地藏起来。 导弹到手没多久,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特边境直接暴露在危险里。法赫德国王赶紧下令,把东风-3部署到哈萨地区的苏莱伊勒基地。这导弹射程能覆盖巴格达,伊拉克的萨达姆心里有数,不敢轻举妄动。后来海湾战争打起来,伊拉克往沙特扔了不少飞毛腿导弹,但始终没敢大规模进攻沙特地面。东风-3没真打出去,可光摆在那就够吓人的,帮沙特稳住了阵脚。 这笔交易不光是卖导弹那么简单,对中沙关系影响挺大。沙特拿了东风-3,算是跟中国搭上了军事合作的线。到了1990年代,两国关系更近了,沙特石油往中国卖得更多,基础设施合作也搞得热火朝天。中国这边呢,35亿美金到手,直接拿去搞军工研发,技术进步了不少。东风-3的具体部署细节到现在都没全公开,但它在1990年的作用绝对是个里程碑。2014年,沙特还公开秀了一把这些导弹,证明这东西战略价值还在。
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6-30 15:24: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