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晖说 2025-07-01 20:16:02

120米对60米:中国钻地弹改写混凝土穿透法则!你知道吗?如今的钻地弹技术已颠覆传统地下防御逻辑。以美国GBU-57为例,这款13.6吨的"堡垒克星"可穿透60米混凝土层,但其依赖轰炸机投送的模式存在战略局限。 而中国东风-15C采用革命性的动能-侵彻复合设计:弹头并非单纯依靠重量,而是通过两级加速机制——先以10马赫级速度俯冲压缩空气形成超高温射流软化岩层,再由1吨级高密度钨合金弹芯沿预软化通道进行物理贯切。这使其达到120米混凝土层穿透深度(依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020年《高强度混凝土侵彻测试白皮书》标准),远超同类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钻深数据需结合测试标准解读。美军GBU-57的60米穿透数据基于UFC 3-340-01标准(均质C40混凝土),而东风-15C的120米成绩采用抗压强度50MPa的钢筋混凝土靶标,实际技术代差可能更大。在部署灵活性上,东风-15C的公路机动发射车实现"发现即摧毁",比空基投送缩短60%响应时间。 当前钻地弹竞赛本质是材料学与能量传递效率的博弈。钨合金弹头在保持高密度(19.25g/cm3)同时规避了贫铀弹的辐射争议,但需突破冶金纯度瓶颈(国产已达99.95%)。虽然地下设施已发展出多层复合装甲与消波结构,东风-15C代表的动能-热化学复合侵彻模式,仍迫使防御方将关键设施深度增至200米级,直接提升30%以上建设成本——这正是大国战略威慑的深层逻辑。#钻地炸弹# #钻地弹技术#

0 阅读:0
周东晖说

周东晖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