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侨居美国多年,曾恶贯满盈的特务头子毛森在病重之际,对儿子说到:“我想

周平聊历史 2025-07-02 20:44:31

1992年,侨居美国多年,曾恶贯满盈的特务头子毛森在病重之际,对儿子说到:“我想回祖国和家乡去看看。” 毛森,这个名字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既是英雄,也是恶魔。他190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年轻时投身革命,加入国民党,后来成为军统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得从抗战时期说起。那时候,日本侵华正凶,他带着军统的特工,四处搞暗杀、破坏,确实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比如1939年,他手下的人干掉了好几个汉奸,震慑了不少投敌的家伙。这份“功劳”,让他在抗战圈子里有了名气。 但抗战胜利后,毛森的角色变了。国共内战打响,他成了对付共产党的一把利刃。作为军统的高官,他负责的情报和镇压工作,手法狠辣得让人咋舌。抓捕、拷打、暗杀,他啥都干过。据说,光是在1947年,他主导的几次行动就让上百人没了命,其中不少是无辜的平民。有人说他是为了“国家利益”,可更多人骂他是“刽子手”,说他手上的人命多得数不过来。 毛森的狠劲儿,不光是对敌人,对自己人也不手软。他管纪律管得死严,谁敢泄密或者不听话,直接就“处理”了。这作风让他在军统里爬得挺高,但也树敌无数。到了1949年,国民党眼看要完蛋,他跟着大部队跑去了台湾。可惜,他在台湾也没混太久,因为跟上头的关系搞僵了,1950年代就跑到了美国。 在美国,毛森的生活低调得不行。没啥人知道他过去是干啥的,他也不爱抛头露面。表面上看,他就是个普通老头儿,靠着早年攒下的钱过日子。但背地里,他心里估计一直不踏实。毕竟,他干过的那些事儿,没几个人能忘得了。有人说他晚年经常一个人发呆,像是在想啥放不下来的东西。 到了1992年,他病得不行了,才冒出那句“我想回祖国和家乡去看看”。这话听着简单,可背后意味深长。他为啥想回去?是老了想落叶归根,还是觉得自己过去干的那些事儿,需要个交代?有人猜,他可能是想最后看一眼故土,找点儿心灵的安慰。可惜,他没来得及实现这个愿望,就在美国去世了。 毛森这人,复杂得没法一句话说清楚。他抗战时确实干了点儿实事,可内战时的那些血腥手段,也真不是啥光彩的事儿。他的故事,跟20世纪中国的乱世绑在一起。你说他是个爱国者吧,他手上的人命摆在那儿;你说他就是个坏蛋吧,他又确实为抗战流过汗。历史这东西,就是这么纠结,谁也别想简单给个结论。 说到他想回国的念头,其实也不奇怪。人老了,总会想家,想自己的根在哪儿。毛森跑了大半辈子,最后还是放不下来乡土那根线。可他要是真回去了,估计也得面对一堆骂声。毕竟,他干的那些事儿,不是一句“想家”就能抹平的。 再看看他那句话,也能感觉到他晚年的孤单。美国的日子再安稳,也不是自己的地盘。他在异乡待了几十年,可能早就觉得自己是个漂泊的魂儿了。那句“想回去看看”,也许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某种总结——不管好坏,总得有个归处。 不过,毛森的故事放到现在,也挺值得琢磨的。那时候的中国,满地都是战火和混乱,他这种人能在夹缝里混出头,也不简单。可他的选择和下场,又让人觉得有点儿唏嘘。历史这本书,翻到他这页,既有血腥味儿,也有苦涩味儿。 说到他晚年的想法,其实也能理解。谁还没个软肋呢?他再狠再坏,到了岁数大了,也会想找个地方安放自己。可惜,历史没给他这个机会。他在美国咽了气,带着一堆争议和没说出口的心思走了。 毛森这辈子,活得轰轰烈烈,也活得让人恨得牙痒痒。他是个时代的产物,带着那个年代的疯狂和无奈。你要问他到底算啥样的人,可能得看你站哪儿看。站在抗战的角度,他有点儿功劳;站在内战的角度,他就是个惹人厌的家伙。 其实,毛森的故事还挺接地气的。他不是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就是个被历史推着走的人。他的好和坏,都跟那时候的大环境脱不了干系。放到今天看,他这种人可能就是个提醒:乱世里,谁也别想干干净净地活着。 他想回国的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毛森晚年的愿望,也让人觉得有点儿讽刺。一个手上沾满血的人,到头来却想回那个他伤害过的祖国。这愿望听着挺悲凉的,像是在说,不管你干了啥,家还是家,跑不掉。可他要是真回了国,能不能被原谅,还真不好说。毕竟,历史这东西,不是靠一句“对不起”就能翻篇的。

0 阅读:102
周平聊历史

周平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