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十年(1582)六月,首辅张居正英年早逝,年仅五十八岁。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明朝的政治发生了天翻地覆巨变。 仅仅六个月,张居正的坚定盟友、素有内相之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被言官弹劾十二大罪,万历亲批“欺君蠹国”,发配至南京养老。 “最后的名将”戚继光也被调往广东,明升暗降。 朝局暗流涌动,一场大清洗风雨欲来。 陕西道御史杨四知率先弹劾张居正十四项大罪,核心内容是“威权震主”。 云南道御史羊可立跟风而上,弹劾张居正霸占辽王府财产。 已经去世的辽王次妃也立即开始诬陷张居正强占祖寝、霸占产业。 主打一个反正张居正已死,死无对证。 万历立即派遣司礼监太监张诚和刑部侍郎邱橓奔赴张居正的老家江陵,大张旗鼓地进行抄家查罪。 此举意味着对张居正开始彻底清算,从皇帝到大臣们的冷酷无情,将“人心寒如铁”的丑陋展现的淋漓尽致。 地方官员率先发难,本着唯恐走漏一人的原则,立即对张府进行封闭。 待到张诚、邱橓赶到江陵,张府已经饿死了十几人。 令活着的人更绝望的是,他们将遭受比死亡更残酷的非人折磨。 严刑逼供,拷问硬索,张府无一人得以幸免。张居正三子张懋修被屈打成招,长子张敬修不堪折磨,自缢身亡,死前留下绝命书,控诉朝廷派来的官员像活阎王。 这场闹剧折腾了很久,不仅张居正,他的众多亲朋、下属都遭受了一系列刁难、折磨,直至申时行担任首辅时才逐渐结束。但张居正推行的变革成果却逐渐瓦解,他本人也一直遭受污名。 直至天启二年,明熹宗下令给张居正平反。崇祯三年,明思宗恢复了张居正后人的官萌和诰命。 此时,距离张居正被抄家已经过去了四十七年。 世人皆说,国难思良臣。此时的大明已经落日余晖,给张居正平反,大约是希望上天再赐下这样一位能够给续命的英才,挽救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吧。 然而,一切都已太晚,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没有辜负大明朝,是大明朝配不上这样的栋梁之臣。 读懂了张居正的身前、身后事,才读懂了黄仁宇先生为何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发出“世间再无张居正”哀叹! 正如江陵张居正故居题写的那句诗:“恩怨尽时方论定,封疆危日见才难。”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历史巨著 明朝历史畅销书 新华书店正版
大明万历十年(1582)六月,首辅张居正英年早逝,年仅五十八岁。 令人始料不及的
樱落轻舞梦猫猫
2025-07-04 18:54:45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