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发现秦始皇刻石存有六大疑问?说真、说伪都无法绕开这些死结。昨天下午,网友夜雨问:王老师,你觉得青海那个石刻是不是造假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是倾向于伪作,但也吃不准。原因是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太少,基本上就是那几张照,大家翻来覆去解读。的确,也解读不出来个啥? 就我的认知,我觉得《青海新发现秦始皇石刻》大概有六个疑点,说真、说伪都无法绕开这些死结: 第一个疑问:秦始皇的使者为何笃定昆仑山就在那里?昆仑在中华上古文献中是神山,一直是个虚指。为神仙所住的仙山,怎么能落到实处。新疆西藏之间的山,也只是喀喇昆仑山之名。而不是直说昆仑山。 第二个疑问:黄河源头的认定。如今我们所抵达鄂陵湖、扎陵湖一带,并不是真正的黄河源头。它是黄河源头标志牛头碑的所在地,也就是一般游客们所能抵达地方。从玛多县城抵达牛头碑,也要两百多公里,往返需要一天时间,而且必须双车才能进入。而真正的黄河源头,还要前走三五百公里,其中有两百多里能走汽车,其余路程,需要徒步,必须雇佣牦牛驮帐篷等跟随。因为牦牛有个非常厉害的特性,能够识别沼泽。牦牛不能过的地方,那就是死亡之地。这是老王2003年在黄河源牛头碑下同当地带路的向导交谈所得。1978年,青海省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黄河源头的考察,携带各种现代化通讯设备、枪支、补给,甚至借助卫星飞机,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最终于1990年前后,公布了对黄河源头的认定。秦始皇的使臣们是如何知道如此详细?往前走150里、250里、350里就是黄河源头、昆仑山。难道真有穿越者? 第三个疑问:这个碑刻也叫采药昆仑刻石。既然是采药,自然是寻找合适的季节。冬天黄河源头结冰,车辆能够通行,但似乎没有药。夏秋时节有药,但沼泽难行,车辆无法通行。而且自古以来,这里人烟稀少,为准无人区。如今都有人迷路,更不要说两千年前了。这个药,该怎么采? 第四个疑问:刻字这块石头,其大小两千年没有变化?还是在青藏高原,雨雪温差的侵蚀下,有过崩裂?如果没有崩裂,一百五十里的表述,就是一个大破绽?如果有崩裂,说明这块石头比以前大,上面还有字。如果是块大石头,为何“皇帝”两字位置刻这么低,这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难道不会把皇帝的名字往高处刻?除非是对秦王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才会这么刻。 第五个疑问:文本缺乏皇家文本严整。皇家的文本刻石往往都是精致,精细,有着严整的界格。而这个石刻,显然没有,缺乏事先谋划,似乎是匆匆忙忙,偷偷摸摸刻制的。这一点,北大清华等大学的教授们多有论述。老王在此不再赘述! 第六个疑问:就文本论述文本,远远不够。由于有关方面的公布的资料只有《光明日报》刊载的一些照片及释读。目前,甚至还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高清视频。学界论述真伪多是依据文本及照片所依托。这些资料,对判断石刻材质的老旧,周围的环境,提供不了有力支持。 就如今古玩收藏界而言,造假高手比比皆是。以古玩界的造假水平而言,造一件《青海新发现秦始皇刻石》这样的东西,难度不会太大。同时,在黄河源头周围的牧区中,隐藏着很多刻制玛尼石的高手,这些人毕身刻石,虽然刻制的并非汉字,且内容以佛经为主。但对刻字者而言,刻啥不是刻呢?本文所附的石经板图片,就是老王到2003年在黄河源头一个寺院所拍摄。 在另一方面,大学等研究机构专家教授们的古玩辨伪能力极低。除考古文博专业老专家外,大部分文本文献研究者的眼力,在古玩行当中为菜鸟级别。应该邀请古玩收藏界眼力高的高手参与。
青海新发现秦始皇刻石存有六大疑问?说真、说伪都无法绕开这些死结。昨天下午,网友夜
只能不撒可可
2025-07-05 12:12:38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