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砸窗通风”查清了,我们误会列车员了!官方再次解释,事发当时,客车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开车门会有旅客摔伤风险,车内温度为31度左右,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也就是说,男子砸窗还是违规的!而且,列车也不是全封闭,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各车厢乘务间、厕所、洗脸间、车厢内80余个能够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了!
虽然通报说31度,但是,列车在行驶中的热和停车期间的闷热是不一样的感觉,乘客的躁动更容易造成胸闷气短的现象,且不可预见什么时候车辆恢复正常,所以不要用车内温度作为砸不砸玻璃的唯一依据。
网友们意见不一。有人说:“31 度还不算紧急?老人心脏病犯了、孩子中暑了怎么办?安全锤不就是拿来应急的吗?难道非得等出人命才算事儿?”
也有人觉得:“铁路部门有他们的考虑,万一砸窗有人爬出去受伤,责任算谁的?规则还是得守。”
男子砸窗的举动,说白了就是人的本能反应。试想一下,你被困在闷热的车厢里,看着身边的老人脸色发白、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第一反应肯定是想办法透气。
但铁路部门也有他们的难处:车门离地面太高,暴雨过后轨道周边情况不明,万一有人急着下车摔了,或者遭遇其他危险,后果更严重。这就好比一个是 “先救命”,一个是 “防更糟”,两边都有道理,可苦了夹在中间的乘客。
安全锤挂在车厢里,本来就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可这次事件里,它却陷入了一个 “两难”:用吧,可能违规;不用吧,看着危险逼近。官方说 “安全锤不存在擅自取下问题”,意思是男子拿锤子没问题,但砸窗算违规。
这就有点像给消防员配了灭火器,却规定 “没接到命令不能喷”—— 在生死关头,这种 “合规性” 和 “必要性” 的脱节,让普通人很难理解。说到底,工具是为人服务的,规则也该给生命让路,关键是怎么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老百姓不是不讲道理,只是希望在紧急时刻,能看到更多 “活人” 的判断,而不是冷冰冰的条文。男子砸窗或许不够 “合规”,但他的举动里带着对生命的敬畏,这一点不该被否定。
铁路部门在强调规则的同时,也该想想:怎么让应急机制更有人情味?比如及时通报情况、优先转移高危人群、给一线更多临机处置权,这些细节做好了,既能守好安全底线,又能让乘客感受到温度。
春夏
只要有人感觉车箱闷热,又不能确定短时间内可以修好,就必须马上砸窗。
A超
只要没人死一切都是正确的!!!!!
用户10xxx62 回复 07-05 21:07
死人也是意外!谁叫死的人身体不好呢?
用户46xxx93
距间停车时间过长,这就是违规,最简单的机故都要拉到前方或后方站。
用户16xxx59
你以为乘客是傻子开车门就会摔伤
用户10xxx25
31℃可能不算热,但是当31℃的狭小空间里还整个一百多号人在一起空气流通不好那就比外面41℃都热,而且味道一言难尽
买火柴的怪蜀黍
我想问的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停掉通风系统?
鱼人 回复 买火柴的怪蜀黍 07-05 21:08
一边说没关,一边说关空调时把车门打开了,那你究竟关了空调还是没关?人家也把车窗开了的。
买火柴的怪蜀黍 回复 07-05 21:00
我没关啊,我关空调的时候我把车门都打开了……
爷爷救葫芦娃
谁说都有理,应急方案还是太少
用户10xxx93
反转反转再反转,水军水军再水军……
头发乱了
当年也是坐无空调的封闭绿皮车,因为提前到站无法进站,在站外停了大半个小时,还是大冬天,因为车上人多,我都被热晕了,好多人都差点中暑,不晓得温度多高
用户18xxx10
这种垃圾洗白文,老子以为离地15米,1.5米叫个卵
白兔诺登
你可以闷死,但是为了担心你的安全,绝对不能开门,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