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初,中国、尼泊尔就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再度展开谈判,但尼泊尔首相寸步不让,双方僵持不下,伟人:“阁下是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 1960年初,中国和尼泊尔在北京的谈判桌上针锋相对,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尼泊尔首相态度强硬,寸步不让,双方僵持不下。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句发人深省的问题从伟人嘴里说出,扭转了局面。 1960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后与邻国关系调整的关键时期。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屋脊,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中尼两国人民心中的象征。历史上,中尼边界多凭传统习惯划分,没啥正式条约。建国后,中国着手解决边界问题,跟尼泊尔1955年建交后关系不错,可珠峰归属这事儿却成了个棘手活。 作为尼泊尔首位民选首相,他得为国家利益站稳脚跟。他强调珠峰对尼泊尔的文化意义,态度硬得像块石头。中国这边也不含糊,拿出历史依据,说北坡一直归我们管,证据确凿。可两边都觉得自己有理,话越说越多,僵局越来越深。 那会儿国际局势也不消停,有些国家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暗地里挑拨,想让中尼闹掰。柯伊拉腊心里清楚,不能让外人得逞,可他也得守住底线。谈判桌上,他翻着文件,时不时跟助手嘀咕几句,试图压住对方的气势。中国代表团则稳扎稳打,强调主权不容商量。 转机出现在3月18日,柯伊拉腊访华,跟毛泽东主席面对面。毛主席开门见山,问了一句:“阁下是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他明白,这不光是领土问题,更是两国关系的大局。短暂思索后,他松了口,说愿意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毛主席顺势提议,珠峰干脆中尼各一半,改叫“中尼友谊峰”,既解决问题,又显两国情谊。这想法接地气又有高度,柯伊拉腊听后点头认可。之后双方敲定初步方案,北坡归中国,南坡归尼泊尔。3月21日,中尼签了边界协议,把大事定了下来。 4月,周总理访问尼泊尔,受到热烈欢迎。两国领导人接着谈细节,边界划分越来越清晰,只剩峰顶几码没定。5月,中国登山队从北坡登顶珠峰,插上五星红旗。这事虽在国际上有点争议,但增强了中国在谈判中的底气。 到了1961年10月5日,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访华,《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字,明确边界穿过珠峰顶点。虽然柯伊拉腊因国内政变下了台,新政府还是延续了谈判成果。条约一签,珠峰的事儿算彻底解决,中尼关系也站稳了脚跟。 这场谈判不光是外交胜利,更是中国智慧的体现。毛主席那句问话,把僵局变成了机会,让珠峰从争端之地成了友谊象征。 后来,中尼关系越来越好。经济、文化、基建合作搞得热火朝天,边界协议也经住了考验。尼泊尔从君主制变成共和国,中国这边领导也换了几茬,可珠峰边界的和平从没动摇。2020年,两国还一块宣布珠峰新高度8848.86米,合作精神延续至今。 回顾这段历史,对话和妥协是解决争端的好法子。1960年的谈判,把珠峰从争议点变成了合作点,当年那句“阁下是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不光问出了结果,还问出了中尼友好的未来。
1960年初,中国、尼泊尔就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再度展开谈判,但尼泊尔首相寸步不让
落叶随风呀
2025-07-05 19:56:00
0
阅读:488
焚心以火 温暖岁月
[赞][赞][赞]
奋斗
气吞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