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大哥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中亚五国的大哥都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中国背后,并没有站任何小弟,即使巴铁也不算,理由很简单,中国不结盟!
有些人常问,为什么中国背后为什么少了几个“死心塌地”的小兄弟?其实,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几十年来始终坚守“独立自主”路线。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边境冲突后,中国更重视自主外交,不把自己和任何阵营捆绑。利益合作没问题,但要生死与共,基本不现实。
这点不只周边国家明白,世界各地的政要也都心知肚明。
中国的选择改变了与周边的关系结构。不少以往拉着中国的国家,没了靠山的打算,转头找俄罗斯。
中亚五国、朝鲜都成立了“朋友圈”,但他们与俄罗斯实则更像“买卖伙伴”,各凭所需。朝鲜能出兵,是因为背后拿到技术或资金;中亚五国谋取的则是安全和经济上的靠拢。
可俄乌战争爆发后,当俄罗斯真正需要帮手时,这些看起来铁杆的“小兄弟”全都选择观望。
朝鲜象征性的支援成了表态式动作,中亚国家干脆按兵不动。靠山突然间感觉变凉,只剩“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实。不管表面多华丽,到头来还是冷冷清清。
相比之下,中国的“不结盟”政策反而显示出高明之处。没人能要求中国为他人冲锋陷阵,中国也不用担心盟友拖自己进泥潭。
看待这类“独行”,有的国家认为中国少了点“朋友”,但实际反倒能凭自己的节奏处理好每一段关系。
无论和俄罗斯商谈能源,还是和非洲、东南亚国家搞合作,中国都有充足回旋空间。
当然,不结盟也让中国必须独自承受更多压力。大国博弈,盟友体系的缺位是挑战。但反过来看,不结盟带来的自主和灵活,恰恰让中国扛得起各种风浪。
当前,中美关系变幻不断,世界格局增添许多不确定。中国坚持不随波逐流,而是保持自己的立场。
别人分阵营站队,中国守住中间地带。这样的路线要求独立自信,也需要应对更多考验。
朝鲜和中亚五国选择俄罗斯,更多是一种地缘和利益的权衡,而不是出于完全的信任。
中国稳步推进自己的节奏,不拉帮结派,每次国际风波背后都有自己的算法。无论东南亚边境摩擦还是西方压力,中国总是以主动姿态去面对,而不是随便站队。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靠旗子保安全,不如自己挺得住。“不结盟”不是孤立,而是一种筹码与格局。
用户10xxx83
[doge][doge][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