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完?美主义在作祟。
前几天我有个学员气冲冲地给我诉苦。她家孩子也是高敏感小孩,在上小学。她说她小孩学习态度有问题,期末考试明明有时间就是不把作文写完,写了一半就放弃了,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这样了,气的她忍不住回家揍了孩子一顿。
.
她说:“他就是不在乎,无所谓,居然会因为说写的累就不写了,考得好与不好我可以不追究,但问题是能做完却不做这就是态度问题了。”
.
我跟她聊了几句她才慢慢冷静下来,然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给我听,我深挖了一些细节发现,孩子其实不是不在乎,恰恰相反,他就是太在乎了,所以才会中途放弃。
她说孩子不擅长语文,平时也比较抵触写作文,但是对于擅长的科目就很上心。考试前也会很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甚至担心到睡不安稳。平时作业各方面也是自己会完成,不存在天天都得督着写的情况,就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学习态度有问题,一点都不在乎学习呢?
.
相反,他就是太在乎了,太想要一个好的结果了,以致于在发现即使把作文写完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候选择了放弃。因为只要未完成,结果就没有定论,只要没完成心中想要的结果就没有幻灭。比起放弃,他更害怕面对写完后盖棺定论的那个 “我不行” 的结果。
.
高敏感孩子感知敏锐,对事物的细节和结果有着更高期望,他们内心渴望做到J致,容不得一点瑕疵,这种特质使得他们更容易陷入完啊美主义的泥沼。同时,他们对失败和批评的感受更为强烈,潜意识里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评价,便执着于追求看似 “完?美” 的结果。
所以,当发现孩子容易放弃时,我们先要做的是多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比如孩子写作文,即便没写完,但其中某个段落描写得生动,就及时给予肯定:“宝贝,你这段对风景的描写特别美,让妈妈好像身临其境,你有写作的天赋呢,练习多了肯定会越写越好的。”
.
其次,帮助孩子将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以写作文为例,可以引导孩子先列提纲,再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完成,每完成一小步都鼓励孩子,让他逐步建立信心。
.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告诉他们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像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正是这些失败让他离成功越来越近。
.
高敏感孩子的放弃不是态度问题,而是w美主义驱动下的自我保护机制。理解他们害怕不w美的底层需求,采用正确的应对策略,才能帮孩子从因不w美而中途放弃转向享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