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罚!”2024年,江苏无锡,一男子在某海鲜餐厅点了只帝王蟹,为了防止被调包,男子特地在制作之前拍了照片。然而让男子没想到的是,等帝王蟹端上桌后,他发现这只帝王蟹并非自己刚才点的那只。可当男子向商家讨说法时,商家却以烹饪损耗为由推脱。男子见商家嘴硬,于是直接将商家告上了法院,要求其退还餐费并作出3倍赔偿。 信源:荔枝新闻 李先生是一名做建材生意的小老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天他约了几个客户吃饭,地点就定在了海鲜餐厅。 据说这家餐厅的招牌菜——清蒸帝王蟹,用的是空运到店、活蹦乱跳的阿拉斯加帝王蟹,价格不菲,足有两千多元一只,但味道鲜美,足以撑得起这“镇店之宝”的名头。 进门后,李先生便被领到了临窗的包厢,窗外是无锡古运河的夜景波光粼粼,室内香气扑鼻,宾客落座后很快进入了点餐环节。 “给我们来一只帝王蟹,个头大点的,现场挑。”李先生语气颇为讲究。 服务员笑着点头,不多时便推来一个活水箱,里面关着两只庞然大物般的帝王蟹。 “先生,这两只是今天刚到的,您看看。” 李先生俯身观察,挑中了一只背壳鲜红、足有六斤多重的大蟹。他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对着帝王蟹拍了几张照片,还特地将脚边的服务员鞋子一起入镜,留作对比参照。 “这只,我要这只。”李先生指了指,特意强调,“你们可别给我换了啊,我拍了照的。” 服务员笑容未改:“先生请放心,我们是明码实价,绝不做手脚。” 半个小时后,帝王蟹被端了上来,清蒸后蟹壳泛着油亮的红,香气扑鼻,端得高贵。 可李先生一眼就皱起了眉。 “这不是我刚才点的那只。”他放下筷子,掏出手机,调出照片仔细比对。 “这只蟹明显小一圈,腿也细,背壳上的花纹也不一样。”李先生越看越不对劲,客人们也开始侧目。 他叫来服务员质问:“你们是不是给我换了只帝王蟹?” 服务员先是慌了一下,随后辩解道:“先生,蟹蒸熟了都会缩水点,再说烹饪过程会有损耗,不可能一模一样的。” 李先生冷笑一声,把手机递到对方面前:“你睁大眼睛看看,这是损耗问题?这根本就是两只不同的蟹!” 现场气氛有些紧张,包厢内一时间无话,几位客户也开始窃窃私语。李先生不想扫了宾客的兴致,草草结束了晚宴,但心里始终咽不下这口气。 第二天,他将当天拍摄的照片、餐厅的付款小票、客人的证言等一一整理好,向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状告“海上楼”存在消费欺诈行为,要求退还当日帝王蟹餐费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三倍赔偿”。 法院很快立案,进入审理阶段。庭审过程中,李先生提供了拍摄的“点蟹照”与餐桌上帝王蟹的照片作对比,图像中清晰可见,蒸熟后的帝王蟹体型明显比“原蟹”小一圈,腿部也显得纤细萎缩。 而且背壳的斑纹排列不同,几乎可以确定是两只不同个体。 商家辩称,“蟹蒸熟后体积缩小属正常现象,无法保证完全一致”,还一度以“蟹受惊应激反应导致肌肉收缩”为理由搪塞。 但面对李先生提交的对比图、视频录像、餐厅当时监控(餐厅在庭审中被强制调取了监控录像,显示被端走的那只帝王蟹的背壳特征与后上桌的并不相符),法院最终认定商家确实存在调包嫌疑。 法官在庭审中指出,餐厅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上桌的帝王蟹与顾客指定的为同一只,且在消费者明确拍照留存的情况下,仍以“烹饪损耗”为由推脱,属于典型的消费欺诈。 最终判决结果为: 餐厅退还李先生支付的帝王蟹餐费共计2380元;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餐厅应支付三倍赔偿金,即7140元。 这场“帝王蟹调包案”很快在当地社交媒体上发酵,不少网友纷纷为李先生叫好:“就是要硬刚到底,不然这些商家只会越发猖狂。”
“必须罚!”2024年,江苏无锡,一男子在某海鲜餐厅点了只帝王蟹,为了防止被调包
静赏秋月意韵绵
2025-07-07 14:04: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