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徐峥筹备拍摄《我不是药神》,想邀请杨幂来演女主刘思慧。可杨幂却回应:“才200万片酬,还要我跳钢管舞,我可没那闲功夫!”徐峥没办法,又去找了另一位女歌星,结果也被拒绝,对方说:“我只出演票房能到10亿以上的电影,这部我不拍!”
当时这部电影总共就批下来6000万预算,除去租场地、买设备以及做后期等费用,能分给演员的片酬少得可怜。徐峥不仅要当监制,还得亲自出演,忙得不可开交,还得四处去寻找合适的演员。
其中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女主角刘思慧这个角色。刘思慧是个单亲妈妈,孩子重病,为了筹钱给孩子治病,只能在夜店跳钢管舞。这个角色既需要有精湛的演技,还得能吃苦,可把徐峥愁坏了。
徐峥最先想到正当红的杨幂,那时杨幂火得不得了,电视剧、广告接连不断。徐峥托人把剧本给杨幂送去,还特意把跳钢管舞的重头戏标了出来。可杨幂翻了几页剧本就摇头,觉得200万片酬还得去练钢管舞,实在不值得花这个时间。
徐峥碰了壁,又去找一位经常演电影的女歌手。没想到这位女歌手更直接,说现在只接票房保底10亿的大制作电影,这种苦情戏演了对自己没好处,还会掉身价。临走时还说:“您这电影又是穷病人,又是跳钢管舞的情节,观众哪爱看呀?”这话把徐峥气得够呛,一时都不知如何反驳。
眼看着电影开机的日子越来越近,有人给徐峥推荐了谭卓。谭卓平时名气不算大,但演技很扎实。徐峥没办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谭卓。没想到谭卓看完剧本,当场就答应出演。徐峥怕她没考虑清楚,特意提醒说:“演这个角色可得真练钢管舞,不能只摆摆样子。”谭卓只回了一句:“不会我就去学,给我点时间就行。”
谭卓说到做到,真找了专业老师学起了钢管舞。她都三十多岁了,每天在钢管上练得胳膊、大腿青一块紫一块的。有一次练功服都磨破了,她像没事人一样继续练。剧组有人心疼她,劝她用替身算了。她却说:“替身能代替我脸上的表情吗?”就这样,谭卓咬牙坚持练了两个月,钢管舞跳得有模有样。
到正式开拍时,夜店那场戏可把大家惊到了。谭卓穿着亮片短裙,在钢管上旋转自如,台下群演们起哄吹口哨。镜头一转,又拍到她躲在后台给女儿喂药,眼泪止不住地往药瓶上掉。这场戏拍完,现场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偷偷抹眼泪。后来观众在电影院看到这段,也都觉得心酸不已。
电影上映后,火得一塌糊涂,拿下31亿票房,让当初那些不看好的人都大跌眼镜。谭卓饰演的跳钢管舞单亲妈妈形象,成了电影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很多影评人写文章夸赞她,说她把底层小人物的心酸诠释得淋漓尽致。
后来央视采访徐峥,问他选演员的标准。徐峥很实在地说:“有些演员看票房,有些演员看角色,谭卓是真心想把这个妈妈的角色演活。”
说来也巧,当初拒绝出演的几位演员,看到电影拿奖拿到手软,都后悔得不行。有一次在电影节后台,那位女歌手碰到谭卓,半开玩笑地说:“早知道这戏能这么火,不要片酬我也演啊。”谭卓只是笑笑,没接她的话。
这件事在娱乐圈传开,成了大家闲聊时的话题。要说这部电影成功的原因,除了剧本好,关键还在于演员肯下功夫。谭卓为了那几分钟的钢管舞镜头,把自己练成了半个专业舞者。拍夜店戏的时候,她天天和群演一起蹲在路边吃盒饭,身上穿的是在夜市花50块钱买的裙子。这些细节观众可能没注意,但电影的真实感就是从这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电影里还有一场在大雨中的哭戏,谭卓在泥水里跪了七八次。导演喊停之后,她整个人止不住地发抖,不是因为冷,而是情绪沉浸太深一时收不住。这些幕后故事后来被收录进电影纪录片,还成了表演课的经典案例。中戏的老师上课都会拿这个举例:“什么叫演员的信念感?看看谭卓是怎么做的就明白了。”
这部片子拍完后,谭卓也没借着热度炒作。还是该接话剧就接话剧,该演配角就演配角。有记者问她,不趁着热度多接些商业片,会不会后悔。她说:“演员就像存钱罐,得往里面存真本事,不能光想着往外拿。”这话在业内传开后,不少老戏骨都点头认可。